天章俞待制挽詩三首 其三
節制當方面,恩威號令明。
黠羌知效順,叛俗乞歸耕。
一夕流星隕,中年逝水傾。
祠堂嚴歲享,耆舊致精誠。
節制當方面,恩威號令明。
黠羌知效順,叛俗乞歸耕。
一夕流星隕,中年逝水傾。
祠堂嚴歲享,耆舊致精誠。
俞待制掌管一方軍事政務,恩威并施,號令嚴明。狡黠的羌人都知道要歸服順從,叛逆的人也請求回鄉耕種。一天夜里流星隕落,他中年離世如流水傾泄。祠堂里每年都有莊嚴的祭祀,年高望重的人都致以誠摯的敬意。
節制:掌握,管轄。當方面:掌管一方事務。
黠羌:狡黠的羌人,古代對少數民族的稱呼。效順:歸服順從。
叛俗:叛逆的人。
流星隕:比喻人的離世。
歲享:每年的祭祀。
耆舊:年高望重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推測,俞待制曾掌管一方事務,有顯著功績,詩人在其去世后,為表達對他的敬意和惋惜而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贊頌俞待制的功績和品德,突出其在地方治理上的成效。特點是敘事與抒情結合,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當時對賢能官員的肯定。
制法精微自帝堯,勢如天陣布周遭。沉思迥覺忘千慮,妙訣終須附六韜。急劫未分香印匝,一枰初滿月華高。御詞仍許群臣和,愁殺山中玉兔毫。
周衰麒麟出,漢末黃河清。見之非其時,徒有嘉瑞名。古道既緬邈,企慕惟空情。茫茫千祀上,此義圣所明。
當時已自傳衣缽,羞愧猶為食肉僧。
一為書劍客,二遇圣明君。東守文不賞,西征武不勛。學文兼學武,學武兼學文。今日既老矣,馀生不足云。
綠蛾緣條立春后,金蛹抱花寒食前。行人折罷自欲去,更罥長梢留客鞭。
此生于世已無求,況有村原事事幽。乞谷住山真素志,栽田博飯是良謀。別坡筍蕨春兼采,繞舍桑麻歲倍收。強健自能營飽暖,塵埃回首謾悠悠。
一尊同向蓼花灘,露下丹楓落葉殘。身泛孤舟愁弟遠,淚揮雙袖別君難。凄涼戍角秋霜曉,明滅漁燈夜雨寒。此去入林尋舊隱,高齋新長幾瑯玕。
澄瑩絕纖翳,一泓瀉千里。寒月搖輕波,山光徹波底。魚鰅不敢游,虬龍得猗狔。轉盻清素心,挹飲滌凡鄙。平生畏炎蒸,見之輒中喜。愿言保真寂,勿以塵氛浼。
獨立空山冷笑春,不須歌調更含嚬。平原累累添新冢,死者還曾哭送人。
世路苦多岐,問君欲何往。吳鉤三尺長,光射斗牛上。
園中綠已暗,寂寞問花神。興托清樽酒,愁欺白發人。山城初雨過,天地尚馀春。又與東風別,堪嗟羈族身。
南方舊戰國,慘澹意猶存。慷慨因劉表,凄涼為屈原。廢城猶帶井,古姓聚成村。亦解觀形勝,升平不敢論。
天閑神駿敕教騎,長奉傳宣過苑堤。因是翠華宸蹕近,柳邊深隱不聞嘶。
緗囊墨本入宣和,林下霜晨手自呵。不學霜臺要全樹,動人春色一枝多。
霜刀截斷玉腴芳,暖貯銀罌釀粉漿。錦尾帶赪傳內品,金盤堆雪喜初嘗。解酲未減黃柑美,雋味能欺紫蟹香。一箸饜馀乘醉臥,夢橫滄海聽鳴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