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太尉惠穆公三首 其二
四塞宣皇武,殊庭遠世機。
如何梁木夢,不待袞衣歸。
門戶傳蘭玉,忠勛載鼎旗。
空余殿楹字,鸞鳯五云飛。
四塞宣皇武,殊庭遠世機。
如何梁木夢,不待袞衣歸。
門戶傳蘭玉,忠勛載鼎旗。
空余殿楹字,鸞鳯五云飛。
四面邊塞宣揚著皇帝的武威,遙遠異域遠離塵世機巧。為何會有棟梁折斷之夢,沒能等到穿著禮服歸來。家族中人才輩出如蘭似玉,忠誠功勛銘刻在鼎旗之上。只留下宮殿楹柱上的字跡,如鸞鳳在五彩云中飛翔。
四塞:指四面的邊塞。宣皇武:宣揚皇帝的武威。
殊庭:指遙遠的異域。世機:塵世的機巧。
梁木夢:典出《禮記·檀弓上》,孔子將死,謂子貢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后以“梁木”喻賢能的人。
袞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繪有卷龍的禮服。
蘭玉:芝蘭玉樹,比喻優秀的子弟。
鼎旗:鼎和旗,象征功勛。
殿楹字:宮殿楹柱上的字跡。
鸞鳯:鸞鳥和鳳凰,比喻賢俊之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太尉惠穆公應是朝廷重要官員,為國家建立諸多功勛。詩人在其去世后,有感于其功績和離世,創作此詩表達哀悼。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朝廷重視官員的忠誠和才能。
此詩主旨是哀悼太尉惠穆公。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語言典雅,通過場景描寫和情感抒發,展現了逝者的功績和詩人的哀傷。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對賢能官員的敬重和哀悼文化。
人言三伏暑天長,我有間中逃暑方。
山氣西來朝帶爽,窗風北過午生涼。
心清不借甘瓜鎮,幾靜惟聞古墨香。
更喜眠余湘簟冷,蟬聲亂落讀書床。
興福奇兒,
福無邊表。
一點靈臺,
青天月皎。
上潮春漲西陵望。望陵西漲春潮上。
寒雨渡來難。難來渡雨寒。
燕泥銜斷檻。檻斷銜泥燕。
時苦作蠶絲。絲蠶作苦時。
前江月初上,喧動鄰舟。漁火遠映津樓。從來客睡不曾著,況聽旅雁啾啾。
征衫露華暗滿,恨孤身沖曉,衰鬢驚秋。吳歌欸乃,動離情、一樣聲柔。
宛轉寒溪數里,回首見孤城,宿霧徐收。遙憶蘭閨昨夜,殘燈欹枕,也恁閒愁。
苦無消息,擬緘書、又怕沉浮。奈鴛鴦湖水、再三囑付,不肯西流。
黃濁歸大壑,漣漪繞重城。西風一橫笛,金氣與高明。歸鴉度晚景,落雁帶邊聲。平生知音處,別離空復情。
舊時劉子政,憔悴鄴王城。把筆已頭白,見書猶眼明。平原秋樹色,沙麓暮鐘聲。歸雁南飛盡,無因寄此情。
系匏兩相憶,極目十馀城。積潦干斗極,山河皆夜明。白璧按劍起,朱弦流水聲。乖逢四時爾,木石了無情。
茗花浮曾坑,酒泛酌宜城。路尋西九曲,人似漢三明。千戶非無相,五言空有聲。何時郭池晚,照影寫閒情。
公詩如美色,未嫁已傾城。嫁作蕩子婦,寒機泣到明。綠琴蛛網遍,弦絕不成聲。想見鴟夷子,江湖萬里情。
冶城東望興悠哉,
謝傅偏稱濟世才。
別墅未終棋一局,
淮淝飛送捷書來。
瑤池日暖綺筵開,青鳥遙從阿母來。一曲云璈聲并奏,兩行斑綵舞初回。長君瀨水饒時譽,仲子梁溪見俊才。最是慈陰長庇護,過險化夷詠蘭陔。
儉德徽音古亦稀,不嫌糲食與粗衣。周親時饋監門粟,教子常停孟母機。紫氣滿庭鳩杖健,丹山萬里鳳雛飛。百年共祝期頤壽,萱草長隆婺永輝。
早知水泮是佳期,臨別贈言各有思。一室芝蘭開并蒂,幾株荊樹感連枝。望云每切思親意,對月應多憶弟詩。預卜德門多喜慶,繩繩緝緝詠螽斯。
四德毋忘女史箴,百年好合聽琴音。夭桃準擬三春賦,寸草同懸兩地心。必戒應知先必敬,宜家最重是宜今。豈惟食性能諳貴,眉樣還須問淺深。
漏聲宵永,鐘聲曉動,一枕愁鬟低擁。
楚天云雨杳無蹤,算未有、佳期入夢。
花僝柳僽,燕欺鶯弄,寄語那人珍重。
繡衾兩兩覆鴛鴦,怕此夜、霜花欲凍。
雁背風高,墻頭雪壓,驚心節序將暮。數聲臘鼓催年,誰問天涯倦旅。憑欄極目,便回首、家山何處。望凍云落日,崦嵫幾點,晚鴉棲樹。
宵畹晚、回燈逗曲。肩瘦聳、巡檐覓句。舊游記慣些須,新愁又添爾許。吟情依舊,祗往事、凄涼無據。嘆歲寒、獨抱冬心,未被客愁相誤。
秖隈蒲褥岸烏紗,味道澄懷景便斜。
紅印寄泉慚郡守,青筐與筍愧僧家。
茗爐盡日燒松子,書案經時剝瓦花。
園吏暫棲君莫笑,不妨猶更著南華。
心清聞妙香,
宴坐旃檀林。
坐香元不斷,
莫作死灰心。
南山深處問南村,饑渴殘陽地主尊。
衣有神珠仍乞子,路迷芳草見王孫。
桃花流水春開甕,細雨斜風客到門。
偏具隱心無隱跡,只將種果種仙根。
趁雪看山坐小床,
白云影里玉虹長。
不知砌下梅花發,
只怪開簾有暗香。
夫子由來岳降生,盛稱官長是神明。四郊雨足亭徵喜,五載冰心水比清。
菊逸芳流秋節晚,棠甘芾逐歲華榮。海東士女金思鑄,萬古千秋不朽名。
士中名吏學中賢,經濟文章盡可傳。昔日桂香標第一,今朝桃實慶三千。
賡詩人是金蘭集,祝壽班同玉筍聯。我也有心齊獻頌,雕蟲小技愧成篇。
露葉棲螢,風枝裊鵲。水堂離燕褰珠箔。
一聲橫玉吹流云,厭厭涼月西南落。
江際吳邊,山侵楚角。蘭橈明夜芳洲泊。
殷勤留語采香人,清尊不負黃花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