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守 其一
楚人相喚守河梁,鳴角樓前駐畫檣。
未肯放船來北渚,且教載酒去東堂。
傾城和氣傳芳草,沿路清風配綠楊。
見說新班名玉筍,赤墀登對待馮唐。
楚人相喚守河梁,鳴角樓前駐畫檣。
未肯放船來北渚,且教載酒去東堂。
傾城和氣傳芳草,沿路清風配綠楊。
見說新班名玉筍,赤墀登對待馮唐。
楚地人們相互呼喚著為程守送別,在鳴角聲聲中,畫檣高豎的船只停在樓前。還不肯讓船駛向北方的小洲,暫且讓他載著美酒前往東堂。全城的祥和之氣如芳草般傳遞,一路上的清風與綠楊相配。聽說新的官員班列人才出眾,程守將在宮殿的臺階前受到重用,如同當年馮唐得到任用一樣。
河梁:橋,這里指送別之地。
畫檣:裝飾華麗的桅桿,代指船。
北渚:北面的小洲。
東堂:原指東廂的殿堂,這里可能是宴飲之地。
玉筍:比喻杰出的人才。
赤墀:皇宮中的臺階,因以丹漆涂飾,故稱赤墀。
馮唐:西漢大臣,有才能但長期不被重用,后來得到漢文帝的賞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來看,應該是程守要前往新的任職地,作者在楚地為其送別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官場有新的人事變動,程守得到新的任用,作者對其表示送別和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程守,并表達對他的美好祝愿。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送別詩的一般風格和情感表達。
氛氳郁怒。千載奇熏真似縷。忍賦詩騷。早是江湖遍艾蕭。吳箋寂寞。不會此花終濩落。瓊露泠泠。翻作長清更短清。
相對時相語,燈垂幾夜花。吾于女共老,天與子還家。眼目南山頂,心神北海涯。不須髡白發,留取著烏紗。
自古邊功緣底事,多因嬖幸欲封侯。不如直與黃金印,惜取沙場萬髑髏。漢約無功不得侯,奸雄惡少善為謀。卻令驕主輕人命,奴仆行師海北頭。
關山搖落雁飛遲,江漢飄零有所思。倦客自憐蘇季子,故人誰問介之推。露催絡緯窗間織,風緝蟏蛸戶外絲。獨荷慈親念游子,倚門日日數歸期。
不羨蘇秦六印,不貪范蠡千金。身住神仙窟宅,當無一點機心。
已入隆寒月,天容失碧澄。疏林垂剩葉,積水泛長冰。群噪相驚鳥,孤飛自獵鷹。我行唯散悶,隨意上南陵。
風雨瀟瀟云氣浮,五龍歸覲到靈湫。星霜換易江山在,尚憶當年水際游。
湘水之涘,衡山之陽。有美一人,于焉構堂。維榱維桷,匪雕匪斲。不尚其華,爰復其樸。堂之翼翼,人之諄諄。匪謀自適,爰以養親。于時興止,于時甘旨。朝夕弗違,惟親之喜。委順在天,窮達是宜。居易而行,心毋外馳。奢則蠱情,儉以養德。用戒后昆,服之無斁。
君王不愛碧銜霞,獨愛真龍被紫花。珍重王孫親貌得,錦巾袱送野人家。
汝就潛夫論,余耽結客場。無書疑隔歲,有夢定何鄉。浪跡關龍性,詩名敢雁行。所嗟吾道拙,寧復問行藏。
秉燭高堂燕笑頻,歌喉搖曳玳筵新。琴中白雪飛仙吏,坐上清風挹故人。剡曲蒹葭千里夢,河陽桃李萬家春。憑欄無限青云色,欲喚雙鳧到紫宸。
望斷長燕萬里深,思君不見淚沾襟。高情為我還甘罪,至死難忘今日心。
星妃云君云霧鬟,何事應游棲碧山。昨夜升天朝北斗,佩環清響落人間。
太華天下特,故作四岳冠。深深括神秀,眠到不忍換。卷命付鐵鎖,墜魄化白汗。險極豈不知,其奈癖未斷。會心難措辭,靜處自把玩。厚哉丘丈德,遺此青玉案。我若圖報之,豈可錦繡段。拾遺老關陜,祇得平地看。乃知希世緣,不在計與算。古今多少慕,往往交臂散。吾緣獨何深,乃愿在一日。歸鄉五千里,日夕方寸亂。嵯峨仙掌巖,縹緲云臺觀。會訪扶搖公,與我分一半。
天街立爾矛,夜直敢言休。步急足連足,衣鉤頭觸頭。餓焦腸似線,凍裂頸生疣。終不思為盜,竊君狐白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