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路朝奉新居 其四
陳傅門前客姓徐,有何智術佐閑居。
接簷俛仰令遮雨,縛竹縱橫為架書。
趁雪??田移草木,和灣汲水貯龜魚。
上元已過清明近,更約尋花不用車。
陳傅門前客姓徐,有何智術佐閑居。
接簷俛仰令遮雨,縛竹縱橫為架書。
趁雪??田移草木,和灣汲水貯龜魚。
上元已過清明近,更約尋花不用車。
陳傅門前有位姓徐的客人,他有什么智謀來輔佐閑居生活呢?讓屋檐相連高低錯落以便遮雨,把竹子縱橫捆綁起來當作書架。趁著下雪時翻地移栽草木,在河灣處汲水來養龜魚。上元節已過,清明也快到了,再相約去賞花,不用乘車前往。
路朝奉:朝奉是宋代的官名,路朝奉可能是姓路的官員。
陳傅:具體所指不詳,可能是一位有名望之人。
俛仰:即俯仰,這里形容屋檐高低錯落。
??(zhú):挖掘。
上元:即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處于較為閑適的時期,看到友人新居的田園生活情景而有感而發。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和平穩定階段,詩人有心境去欣賞和描繪這種田園之樂。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友人新居的田園生活,突出了閑適自在的特點。以樸實的語言展現生活場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宋代文人對田園生活的關注和喜愛。
彩嶂曾來丹鳳鳴,萬年由此得芳名。輕煙黯淡凝朝露,斜日蒼茫弄晚晴。佳瑞祇應翔玉闕,德輝猶自下山城。地鐘靈異文風秀,杳靄時聞子夜笙。
萬死方來西海頭,別司鎖鑰領兜牟。關中老守疏狂甚,尚憶東風燕子樓。
遲遲松柏林,郁郁山水窟。依依久住人,宛宛舊游客。人客不改心,山木不改色。彼哉同州庸,華蘼何所擇。
拂衣金馬門,稅駕石帆村。喚起華山夢,招回湘水魂。心親頻握手,目擊欲忘言。最喜藤陰下,翛然共一樽。小山緣曲澗,路斷得藤陰。忽遇平生友,重論一片心。興闌棋局散,意豁酒杯深。雞唱俄驚覺,凄然淚滿襟。
清江煙雨暗蓬蒿,城下帆檣百尺高。自掩短蓬支病骨,不教人識舊兵曹。
蒼梧南來一千里,扁舟牽挽窮山水。蠻煙瘴雨動浹旬,長晝冥冥無午已。仆夫泥涂蓑作衣,青蕉裹飯不療饑。蕭條行李潤生醭,寂寞炊灶寒無輝。愁予兀坐篷窗下,忽睹陽光射云罅。千林生色嵐霧開,須臾變幻疑昏夜。人言此方風土乖,冬雨苦久晴頗佳。乍晴不堪還乍熱,郁蒸癘氣生陰厓。我望青天再下拜,太陽高照元無外。蕞爾遐荒特可憐,覆盆何礙乾坤大。
田叔歸來竇后傷,蕭條梁苑下微霜。一時賓客多枚馬,不遣雄文悟孝王。
氣味誰相似,卑棲性所宜。澗泉烹雀舌,石火煮蹲鴟。趺坐臨青磴,經行繞綠墀。夜深渾不寐,猶自味新詩。
幸蒙寵,聊舂容,有水礦,無筠筒。雪姑抬揌婦,巧婦堅正翁。涴鳴,涴鳴,尋花尋柳無山無,繁陰漸合春模糊。
去歲花開三日事,今秋陸續兩番開。渥丹如雨香猶好,乞與幽人護綠苔。
長廊卷幔得閒憑,南國秋容望不勝。香閣梵音傳遠磬,石幢寒影護懸燈。山深疑有長生藥,寺古應多入定僧。人語忽然飄下界,始知身在白云層。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綿背襠。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慧而能定,定而能應。空有短長,初無欠剩。定慧力莊嚴,性相心齊證。妙觀察智照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東來風細,南極星臨,海屋仙籌頻下。試燈節過,挑菜時新,秩秩賓筵魚雅。住近松榆社邊,群從躋、親朋情話。看雙星偕老,盈顛鶴發,齊斟玉斝。更休題、大纛高牙。夢痕如掃,尚有郎君行馬。義熙甲子,天寶流離,火棗交梨聊且。去歲重歌鹿鳴,空外噌吰,伊人清暇。問海濱是否,香山一幀,耆英圖畫。
云陰塌地東風急,檐花飄墜春燈濕。太陰元精色作黝,夜光搗碎蟾蜍泣。心如古井愁夜長,愁長綆短那可汲。滴殘香夢生春寒,胭脂狼籍紅闌干。神媧持石補天漏,明朝飛上青冥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