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進太皇挽詞 其三
一自姬周后,難乎有此才。
明將照幽隠,澤欲被蒿萊。
外屬私恩絕,本朝公道開。
勒銘何處好,嵩岳鬰崔嵬。
一自姬周后,難乎有此才。
明將照幽隠,澤欲被蒿萊。
外屬私恩絕,本朝公道開。
勒銘何處好,嵩岳鬰崔嵬。
自從周朝之后,就很難有這樣的賢才了。她的賢明能照亮暗處,恩澤能覆蓋到荒郊野外。對外戚的私恩斷絕,讓本朝的公道得以伸張。在哪里刻下銘文最好呢?那高聳的嵩山最為合適。
姬周:周朝,因周天子姓姬,故稱。
幽隠:暗處、隱蔽之處。
蒿萊:野草,這里指代荒郊野外。
外屬:外戚。
勒銘:刻銘文。
嵩岳:嵩山。
崔嵬:高聳的樣子
此詩可能是在太皇太后去世后,作者代人而作的挽詞。太皇太后在當時的朝廷可能有重要影響力,以賢明公正著稱,斷絕外戚私恩,推行公道,作者通過此詩表達對她的追思和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太皇的賢才和公正,突出其對朝廷的貢獻。特點是語言莊重,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對賢明統治者的推崇。
秋官西來自三衢,贈我石子舁十夫。問渠安所收拾此,急水灘頭激浪馀。君何太勞我太迂,誰知古意皆可書。世間奇貨玉與珠,我獨愛此珠玉如。君看磊磊復落落,長短圓方不須鑿。萬壑千巖雨送來,沙與揩磨波與濯。皎然潔素蔚然青,夏造殷因亦惟錯。尋常碌碌未足論,顧我一卷方華岳。我行兩浙西復東,布帆幾飏嚴灘風。一罌置此二三子,澄清激濁膠無功。而今萬輩皆我潤,潤澤不與他山同。便將羅列階左右,朝夕相看作良友,坦然函丈堅且久。君不見一番雨洗一番明,中涵云氣上應星。
山翁見客亦欣然,好語重重意不傳。行過竹籬逢細雨,眼明雙鷺立青田。
懷抱何時得好開,三年塵夢落燕臺。東君似解愁人意,猶遣梅花傍酒杯。
思家珠海月,望母白登臺。此去隨南雁,明春見早梅。折貽金粟客,一汎索郎杯。莫令歡娛少,行歌太華來。
雨好解開花百結,風恬扶起柳三眠。春醲釅處多傷感,那得心情事管弦。
黑鰲穴地出,噀沫從天下。春雪跌深潭,驚雷迸鐵罅。回思身所經,險怪幾日夜。老石萬片焦,飛湍千里射。藥又窺綠淵,人命輕一詫。或似鼓太冶,青銅沸將瀉。女媧撒馀礫,頑查攪不化。念彼既憮然,值茲瓩柯訝。姮槳起沈舟,凸字捩深窊。因之誤絲發,長與世人謝。浪怒一何愚,終古不得罷。有時搏陰飆,寒色慘朱夏。借言呂梁叟,何時咨閒暇。余雖愧達人,笑對成一嚇。
編筏沿村徑,囊沙壅市門。蒼鱗封老干,黃耳上陳根。屋破容身窄,天低望眼昏。溪邊高樹杪,猶有系舟痕。月掛樓鐘曉,風生島樹秋。林疏山獻狀,池漫水分流。鵲喜如窺牖,鷗馴亦并舟。一聲何處笛,莫遣碧云留。
蕭然山下寺,講席稱清才。路對湖中入,門依樹里開。老夫莼興動,霜降橘書來。珍重磯頭石,留予一片苔。
久客蟣攢褐,隆寒戶凍蠅。紙窗風雨夜,香篆帳帷鐙。有淚如檐溜,無眠對寺僧。遙憐故鄉臘,文酒幾良朋。
秋懷騷屑。臥聽蕭蕭葉。四壁寒蛩吟不歇,舊恨新愁都說。疏疏雨打棲鴉。月痕猶在窗紗。一夜西風能緊,明朝瘦也黃花。
小園叢菊靜娟娟,且放時花著意妍。暖眼新書看日上,隨人清酒賀春先。云雷廿載仍存我,朋舊今朝愧問年。卻羨詞翁鑄天地,坐收風物到無邊。
君向嚴陵去,云移畫舫低。驛程疏雨外,山色大江西。訟簡知花落,官閑聽鳥啼。卻忘身是吏,隨意坐青溪。
懶出東郊路,因逢日稍暄。暮云低古堞,流水避山門。麥飯澆中野,尊醪貰近村。因思故園夢,黃犢繞平原。
花迷公子玉樓恩,鏡弄佳人紅粉春。不信關山勞遠戍,綺羅香外任行塵。
柴門秋凈樹陰疏,肅肅宵征造友廬。共向深山無別計,晤言惟有數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