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希聲歸洛
策馬太行道,西風動微涼。
之子去意遠,南望嵩洛鄉。
日馳百里足,急歸拜高堂。
天倫喜會合,親侍生輝光。
惜此暫闊別,送君乏詞章。
早晚揖回馭,秋深籬菊黃。
策馬太行道,西風動微涼。
之子去意遠,南望嵩洛鄉。
日馳百里足,急歸拜高堂。
天倫喜會合,親侍生輝光。
惜此暫闊別,送君乏詞章。
早晚揖回馭,秋深籬菊黃。
騎著馬行走在太行道上,西風帶來微微涼意。你離去的心意已決,向南眺望嵩山洛水畔的故鄉。你日行百里,急切趕回家去拜見父母。一家人歡喜團聚,你侍奉在親人身邊增添光彩。可惜只是暫時分別,我送你卻沒有好的言辭。盼著你不久就回來,那時秋深,籬邊菊花正黃。
之子:這個人,指范希聲。
嵩洛:嵩山和洛水,代指洛陽。
高堂:指父母。
天倫:指父子、兄弟等親屬關系。
闊別:長時間的分別。
揖回馭:迎接你回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友人范希聲要回洛陽故鄉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詩人與友人情誼深厚,故而在友人歸家時寫詩送別。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它展現了朋友間的惜別和對親情團聚的重視,在文學上雖無特別突出的地位,但體現了古代送別詩的常見情感與風格。
圣主興鴻業,高賢際盛時。明良千載會,精白一心為。昔者邦初造,超然識獨奇。飛章騰制閫,流譽靄京師。遂有公車召,俄蒙國士知。布衣侔相任,大篆贊皇基。白日青龍殿,丹霄紫鳳儀。馬周方諫切,鄧禹即名垂。侍從恩殊渥,優游詔許辭。全身兼寵辱,厲操不磷緇。分已安蓬室,心猶戀赤墀。芻蕘終有獻,葵藿豈忘私。蕩蕩經綸語,明明畫一規。匪為干利祿,直欲佐雍熙。天宇新無戰,風云定有期。隼飛仍華岳,鯤化必天池。行色春將近,長歌計未遲。清江催畫鹢,上苑聽黃鸝。閶闔金門啟,蓬萊彩仗移。眷應深自昔,恩益重于斯。姻序連中表,樽醪惜別離。贈言冰雪里,愿保歲寒姿。
閑夜坐中庭,逍遙散煩襟。素月出高云,清風來遠林。仰觀河漢流,俯聆鶗鴂吟。佇立起長歌,感嘆一何深!
小院無人秋氣深。好風吹過隔墻砧。匡床璧月照孤衾。雁北雁南催歲暮,欲歸未去費沈吟。蟲聲如雨亂庭陰。
一盂野飯落閩州,篁竹煙莎屋壓頭。學問無窮吾輩老,乾坤能大此身浮。客窗書傳青燈雨,故國溪山黃葉秋。羨子清吟如玉雪,枯腸塵土不堪搜。
晚到崆峒山,石欄時獨倚。萬年空碧云,不見廣成子。
汎汎江湖上,悠悠宇宙中。一身常有患,萬化本無窮。已覺丹砂妄,唯應白發公。滄浪還可濯,閑伴釣魚翁。
春睡元無著,鄉心比酒醲。飛花空有意,小雨不成容。獨樹疑新堠,群鴉似亂峰。艱難憐浩蕩,散發遂初慵。
月濕流螢歇懶煙,西南峰缺露原田。冰簾不倩匡山瀑,萬丈銀潢瀉玉天。
憶昔艱難共避兵,轉于貴賤見交情。長江一水分南北,異姓兩家真弟兄。回首忽驚人世換,傷心敢負歲寒盟。空亭花月如春夢,惟有清溪一帶橫。
覓官千里赴神京,鐘老相傳蓋更傾。未必無心唐事業,金丹一粒誤先生。
洞門寂寂鎖煙霞,此是玄都道士家。雞犬無聲丹灶冷,深溪流出碧桃花。
山自周回溪自流,沉沉萬籟不勝幽。此間有句誰堪話,五百真人今在不。
元貞更號。日月開黃道。試看韶華何處好。擊壤康衢父老。相將竹馬兒童。崧高萬歲聲中。洛浦海花香里,人間第一春風。
搜奇頭欲改,禹穴未得傍。忽慕麥斜巖,玄境足佳況。連峰削芙容,石門天下壯。筼筜復修纖,天聲落屏嶂。云居獨奇絕,遐思愈飛飏。以茲發高蹤,力欲排云上。百息徑崄艱,一眺極沆漭。鹓鸞稅仙驂,芝蓀洗凡狀。試按山海圖,一一皆不妄。雖然羸瘵成,已過平生望。應悲蜉居子,兀兀坐盆盎。吾將從盧敖,直與云露抗。西凌昆崙風,東薄滄海浪。前期邈悠悠,拊膺以惆悵。
永懷焦管愧平生,任運無心更道情。野火燒廬成露寢,暑天因浴亦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