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初春微雪
治有春陽感,和無月律差。濃云方聚鶴,凍桞亦飄花。
瑞應來如響,群情喜溢涯。縱觀天勢淡,俄失地形窊。
素月交暉耀,狂風助擊拏。一斑迷隱豹,三尺晦祥鴉。
塞上威尤澟,軍中語敢嘩。漢兵同被練,朔地訝吹沙。
冷焰侵殘燧,寒聲入舊笳。飛紈安用裂,種玉豈須畬。
清潔山川景,微茫草木芽。墾田因澤及,望歲已心遐。
共荷沾濡力,應忘旱歉嗟。詩豪夜傳卷,賀客曉趨衙。
滲漉元侯德,生成赤子家。指期三日耜,拭目萬箱車。
況賴深仁恤,會蠲重賦加。愿賡稱頌句,豈肯匿咬哇。
治有春陽感,和無月律差。濃云方聚鶴,凍桞亦飄花。
瑞應來如響,群情喜溢涯。縱觀天勢淡,俄失地形窊。
素月交暉耀,狂風助擊拏。一斑迷隱豹,三尺晦祥鴉。
塞上威尤澟,軍中語敢嘩。漢兵同被練,朔地訝吹沙。
冷焰侵殘燧,寒聲入舊笳。飛紈安用裂,種玉豈須畬。
清潔山川景,微茫草木芽。墾田因澤及,望歲已心遐。
共荷沾濡力,應忘旱歉嗟。詩豪夜傳卷,賀客曉趨衙。
滲漉元侯德,生成赤子家。指期三日耜,拭目萬箱車。
況賴深仁恤,會蠲重賦加。愿賡稱頌句,豈肯匿咬哇。
政治清明有春陽般的感召,音律和諧與月令不差。濃云聚集如仙鶴,凍柳也飄起雪花。祥瑞響應如回聲,眾人喜悅滿天涯。縱看天色漸淡,忽然不見低洼地形。明月交相輝映,狂風助力搏擊。豹隱難尋蹤跡,積雪掩住祥鴉。塞上威嚴更凜冽,軍中不敢喧嘩。漢兵都披堅執銳,朔地驚訝飛沙。冷焰侵襲殘燧,寒聲融入舊笳。無需撕裂飛紈,也不必耕種種玉之田。山川景色潔凈,草木嫩芽微茫。因雪澤可墾田,盼豐收心已遠。共同承受滋潤之力,應忘了旱歉之嘆。詩豪夜里傳詩卷,賀客清晨到衙門。元侯恩澤滋潤,百姓得以生息。預計三日可耕地,拭目以待萬箱糧車。何況依賴深厚仁恤,會免除重賦。愿續寫稱頌之句,怎肯隱匿贊詞。
春陽感:春陽般的感召,象征政治清明帶來的積極影響。
月律:古代以十二律對應十二個月,稱月律。
聚鶴:濃云聚集如仙鶴。
凍桞:凍柳。
瑞應:祥瑞的感應。
窊(wā):低洼。
擊拏(ná):搏擊。
一斑迷隱豹:用“管中窺豹”典故,這里指雪大難見豹的蹤跡。
三尺:指積雪厚度。
晦祥鴉:積雪掩蓋了祥鴉。
被練:穿著練袍,指士兵裝備。
朔地:北方之地。
殘燧:殘留的烽火。
舊笳:舊的胡笳。
飛紈:輕薄的絲綢。
種玉:傳說楊伯雍種石得玉,這里指耕種。
畬(yú):開墾三年的熟田。
滲漉:滋潤。
元侯:指地方長官。
赤子家:百姓家。
耜(sì):古代農具。
蠲(juān):免除。
咬哇:形容聲音雜亂,這里指不好的言辭。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在初春時節,當地下了一場微雪。當時政治相對清明,社會穩定。這場雪被視為祥瑞之兆,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豐收。詩人身處這樣的環境,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時政的肯定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借初春微雪表達對政治清明的贊美和對豐收的期盼。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雄渾,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心態。
一宿層城飯香積,六年清鏡改朱顏。陳陶仙去書堂壞,羅幕塵生春晝閑。每向山頭望城里,直疑天上非人間。可能分我尋常地,抹月批風想不慳。泠泠野水翛翛寺,矗矗高峰疊疊巒。閑伴禽魚宜石友,靜聞山水奏清彈。難招靈觀追陳跡,好在湯休接古歡。開士未應文士后,病夫端欲避三端。
八十春風喜燕開,瑤池桃實鳥銜來。盈階正獻斑衣舞,有子新從補袞回。萬里緘書聞卻鲊,上天占夢待和梅。聊歌壽母賡三頌,會見清名遍九垓。
宋道日南行,番禺分緯象。騰達菊坡門,風徽宏器獎。既植外除聲,亦觸金華賞。委身小朝廷,乾坤就鹵莽。諭賊障鄉邦,疏奸明直讜。御榻引裾年,氣與霜旻上。清切九閽靈,南人信無黨。賈董實縱橫,真魏虛來往。太乙西湖觀,誰與論群枉。舉手響陽堂,端為文溪榜。海珠石一拳,潮瀾奔泱漭。官津有送迎,城堞橫舟槳。節蒲與瓣香,亦可羞巍像。荒陬子姓繁,茅邑詹時饗。俎豆固未夷,聲施亦未廣。每自感遺編,端居邑敞惘。寧知禮佛幢,不見讀書幌。同陟科名間,豐采乃千丈。百里出孤峰,海天云日朗。以貽同游客,殷勤致所仰。
之子江東舊隱淪,乍來惠我一杯莼。常留白羽吟邊月,不望朱衣座上春。邂逅何辭邀笛醉,行藏空老據鞍身。王朝執戟元無補,草閣耽玄豈異人。
云姿當我意,雨腳漏山光。潤物功斯在,沾鞋濕未妨。寒泉哀玉轉,秋稻蕊珠香。縷細風還斷,聲微夜卻涼。更馀清道力,詎重過時傷。莫灑牂牁去,層巒峻以長。
草窗冷、蘋花銜怨。悄倚湘弦,曲終人遠。五桂山空,申明亭渺,掛愁眼。宅邊雙樹,尋不到、秋來燕。燕去倘歸來,怎再興、故人相見。腸斷。是黃壚獨過,況又笛聲撩亂。青禽夢里,那會得、春陰俄換。且莫浪、剪紙招魂,怕遼鶴、多番凄惋。便醉臥青山,陶土千年沈湎。
角勝文壇亦偶然,卅年舊事憶如煙。卻將當日千般苦,寫入今朝一紙箋。
始觀丹訣信希夷,蓋得陰陽造化機。子自母生能致主,精神合后更知微。
杖底諸山似浪紋,舞青搖綠鬣紛紛。半規影里江河合,一尺煙中晉楚分。未有因緣離下界,虛將名字列高云。松風破夢丹爐冷,慚愧瓊田碧草芬。
名實未分白二毛,懸牌表剎亦徒勞。中行自昔歸平易,僧在真修不要高。
白楊初生時,乃在豫章山。上葉摩青云,下根通黃泉。涼秋八九月,山客持斧斤。我□何皎皎,梯落□□□。根株已斷絕,顛倒嚴石間。大匠持斧繩,鋸墨齊兩端。一驅四五里,枝葉自相捐。□□□□□,會為舟船燔。身在洛陽宮,根在豫章山。多謝枝與葉,何時復相連。吾生百年□,自□□□俱。何意萬人巧,使我離根株。
旅客逢秋半,重巖望日邊。風江連楚粵,云樹極幽燕。笳鼓循坰發,旌旗陟巘聯。境推揚歷勝,人喜鄭莊賢。鷲嶺開金地,龍潭際碧天。崖含蘿幌狹,磴轉竹房偏。裊綴云何卉,高垂不記年。奇音聞素瀑,秀色映平田。萬象皆超忽,千峰自蜿蜒。嶺梅遙度馬,堤柳競鳴蟬。虛籟笙簧合,中軒錦繡懸。清歌螺梵外,妙舞鳥巢前。轍逐朱幡駐,杯從彩袖傳。傍泉移綺幕,拂石列瓊筵。暯暯旋靈耀,陶陶象帝先。冥心忘泡影,握手問真源。北去浮鳴雁,南流跕斷鳶。澗花寒未落,云碓晚相喧。步壑璇零迥,歸途璧月圓。何由窮絕頂,直欲挾飛仙。
仙吏秦城別,新詩鄂渚來。才推今八斗,職副舊三臺。雕鏤心偏許,緘封手自開。何年相贈答,卻得在中臺。
追隨獨愧共江門,今昔交承信有神。一舉十觴聽雨夜,七年三遍度隴人。好山我有朱陵洞,空谷君該鄭子真。草色河邊春意動,重逢肯負可憐春。
地遠無人跡,心閒見物情。洞中飛石燕,崖頂住山精。仙木開花異,靈泉吐溜清。幽棲已成趣,不復問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