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次韻和君實苦雨三首 其二
不見清秋月,悠悠雨過弦。
重陽初未解,委照固無偏。
安得長風御,都驅宿藹旋。
還當三五夕,圓魄獨當天。
不見清秋月,悠悠雨過弦。
重陽初未解,委照固無偏。
安得長風御,都驅宿藹旋。
還當三五夕,圓魄獨當天。
許久不見那清朗的秋月,連綿細雨悠悠地過了弦月之時。重陽節(jié)到了,秋意卻還未完全顯現,月光灑下本就沒有偏私。怎樣才能駕著長風,將那長久積聚的云霧都驅散呢?等到十五月圓之夜,那皎潔的圓月將獨自高懸在天空。
過弦:過了弦月之時,弦月指農歷初七、八的上弦月和二十二、二十三的下弦月。
重陽: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節(jié)。
委照:指月光灑下。
長風御:駕著長風,化用列子御風的典故。
宿藹:長久積聚的云霧。
三五夕:指農歷十五的夜晚。
圓魄:指圓月。
此詩具體創(chuàng)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苦雨盼月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正值連綿陰雨天氣,詩人身處其中,內心渴望見到晴朗的月色,或許也借此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盼月之情,以雨景襯托內心期盼。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自然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日常情境中的細膩情感。
四明羈客近如何,別去今才一月過。記得小齋多野色,豆花陰里唱離歌。
寒逐云陰散,年催節(jié)物新。桃符趨臘市,社鼓賽田神。任性琴書懶,呼兒杖履頻。君恩難報處,家食奉雙親。
咮咮嘹喨適和平,聯翮芝田了不驚。寄語客帆須酌聽,莫將清唳等猿聲。
貪看美景立江干,剪剪春風拂面寒。新上一鉤楊柳月,半灣漁唱到更闌。
相逢動是經年別,笑指沙鷗聚舊盟。芳草只添游子恨,清風還有故人情。薇花亭館春容老,木葉林塘晚氣清。杜宇數聲愁不奈,朝來白發(fā)鏡中生。
滄浪之水舞雩風,四海何人識此翁。堅坐久拚拋世事,暫來渾欲挽詩窮。青山與我真知己,白發(fā)臨流少化工。今日從容天地里,一杯春露笑談中。
尺璧堪豪換寸陰,尋幽步渫此登臨。崖垂瀑布聲猶近,風解衣襟汗已涔。險壑覆苔驚路滑,馨葩隔岸嘆溝深。何當直上巔峰宿,石枕天湖聽浪吟。
北風北風兮丹旐飛飛,申原邁邁兮鐸聲孔悲。素韁欒欒兮二子皇皇,如有望兮魂其來歸。地有靈兮人杰,表爾隧兮豐碑。
奸細紛紛遍群國,丹陽奸細獲偏多。舟人魚子應回避,賈客胡商孰敢過。
澄心亭子水之湄,結構空涼也自奇。已映渚蒲青間出,更涵沙竹翠相宜。寒漿玉露銀床凍,碧甃銅瓶紫綆垂。到此不因同靜者,湛然方寸與誰知。
小結茆亭傍澗阿,兩峰前后郁嵯峨。看山恰彀支頤臥,問字何妨載酒過。甃石路回青嶂合,鉤簾窗度白云多。登臨不爽清秋約,預遣家僮掃薜蘿。
嘉客入門笑,靈泉應之翻。豈因孟嘗死,化此山中魂。迸珠疑貫縷,羅星或按垣。喜余果何事,欲叩竟無言。
繡帽羅衫恰稱身,綠絲布褲最撩人。愁中開府看如掃,夢里司空認未真。
青衣蟲,平生讀書孝與忠,天子賜第蓬萊宮。東歸執(zhí)筆瓊臺闕,勸進天平犯天戎。青衣蟲,獻策海島計亦窮,劉家軍師郵汝容。青衣蟲,悔不為白頭蠹老死文字中。
楊柳風吹未入時,飄搖欲上最高枝。傷春兒女悲秋客,春尚荒涼秋已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