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給事知越州
飛詔平明走玉珂,夕郎持節越山阿。
西風旗鼓催行色,南國莼鱸助醉歌。
鄰寇未銷謀可爾,部氓猶困政如何。
番禺今得長城利,推此求功曲突多。
飛詔平明走玉珂,夕郎持節越山阿。
西風旗鼓催行色,南國莼鱸助醉歌。
鄰寇未銷謀可爾,部氓猶困政如何。
番禺今得長城利,推此求功曲突多。
清晨,傳達急詔的使者騎著佩有玉珂的馬疾馳而去,夕郎(程給事)持著符節前往越州的山坳。西風中,旗鼓聲聲催促著他啟程,南方的莼菜鱸魚能助他飲酒放歌。相鄰地區的賊寇還未消除,這樣的安排是可行的;當地百姓仍困苦,他的施政會怎樣呢?如今番禺因有良將而獲得穩固保障,希望他能像預防火災那樣多謀劃建立功業。
飛詔:緊急的詔書。玉珂:馬勒上的玉制裝飾品,這里代指快馬。
夕郎:官名,給事中的別稱,這里指程給事。持節: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執符節以為憑證。山阿:山坳。
莼鱸:指莼菜和鱸魚,常用來表達思鄉之情或隱居之意。
鄰寇:相鄰地區的賊寇。
部氓:指轄區內的百姓。
番禺:地名。長城:比喻可以倚重的人。
曲突:有“曲突徙薪”的典故,意為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險發生,這里指事先謀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越州可能面臨著鄰寇未消、百姓困苦的局面。詩人送程給事前往越州任職,寫下此詩表達對他的期望和對當地局勢的關注。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程給事去越州任職,表達對他的期望。其特點是既關注現實問題,如賊寇和百姓困苦,又運用意象和典故增添詩意。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人們對官員的期待。
去官今七暑,漸與農務親。隨宜諳土性,言話群野人。時或溯微風,行歌響空榛。先民邈何攀,慨焉傷我辰。慨傷遹誰知,所有二三賓。文論日往來,炯炯高義伸。炎雨回眾姿,涼飆起修畛。兀然林木下,日入忘歸輪。玄蟬夕益聒,去鳥一何頻。野行畏多露,無使侵衣巾。
每憶山中老,幽居晝不扃。客多頻飲酒,兒長解明經。溪近鱸魚美,林深荔子馨。何時同晚對,一笑聚星亭。
旋拆黃封日鑄茶,玉泉新汲味幽嘉。殿中今日無宣喚,閒捲珠簾看柳花。春來瓊島花如錦,紅霧霏霏張九天。底事君王稀幸御,儒臣日日待經筵。
簾外落花飛絮,簾內伊人何處。不是不相思,怕人知。何事隔山歌水,何事經年經歲。何日更相逢,總愁儂。
折柳系離船,船行柳條短。賴有枝上花,飄泊隨君遠。采蓮莫采花,采花損空房。留房結青子,種作明年香。匆匆采桑女,花雨濕襜袖。春風十二弦,生世未觸手。浣衣輕浣布,布縷不如絲。絲堅猶易穿,布弱從可知。佳人買明鏡,意重輕千金。結以雙羅帶,欲照蕩子心。蕩子渺不歸,鏡影春云深。賤妾燕子身,銜泥巢君堂。游子黃鵠志,辭家猶南翔。采花為誰容,襲蘭為誰香。安得小心風,寄子雙明珰。
閣道云為幄,仙山玉作臺。更無凡跡到,只有異香來。柳拂金輿度,花迎寶扇開。太平多樂事,扈從得徘徊。
藝術豈緣時代異,別才孤抱自家珍。舊瓶新醴寧佳喻,冥坐行吟句有神。
吼雷催雨飛沙走。走沙飛雨催雷吼。波漲瀉傾河。河傾瀉漲波。幌紗涼氣爽。爽氣涼紗幌。幽夢覺仙游。游仙覺夢幽。
來往錢唐路,今朝倍有情。蛾眉過柳色,燕語掠江聲。遠翠如鬟沐,殘花帶笑迎。獨憐一水上,吳越女盈盈。
逸人共結蕭朱綬,六月閩天火云厚。觴熟梅邊告我行,欲行且盡壚頭酒。棋山海上古招提,銀甕絲繩興復攜。三峰直下幾千丈,仙人奕處清猿啼。知君平生愛靈境,為君拂拭青蘿影。野殿杯浮蕙草香,石渠水浸甘瓜冷。祇園樹里貯行庖,暫解塵衣掛竹梢。詩成破卻山靈膽,醉倒傾翻老鶴巢。回巖積翠連飛閣,遙海蒼蒼暮潮落。舞影爭嫌白日斜,歌聲未道離情惡。擬從方外寄馀歡,云是山僧謁縣官。野鹿回看避仙佩,沙禽何意訝儒冠。千金流水猶能注,陌上離駒不堪駐。愿君身到五云端,莫忘棋山送行處。
君不見東流水,一去無窮已。君不見西郊云,日夕空氛氳。群雁裴回不能去,一雁悲鳴復失群。人生結交在終始,莫以升沈中路分。
蒼巖郁峨峨,滄波靚涓涓。水山蘊靈秀,人物儲清妍。步尋釣石處,撫跡心油然。達固登巖廊,窮當處林泉。未論磻溪高,尚友羊裘賢。江海多風霾,洪濤政滔天。抱懷砥柱姿,容默思自全。嗜此水山嘉,盤遨送流年。坐拂石上云,永嘯清風前。
每到春深念物華,可憐柔葉可憐花。一般紅綠還相妒,解舞新條笑落葩。
端本堂中酒未銷,侍臣圖畫寫前朝。豈知夜半征車發,雪落沙場雁影遙。
耳目無交不展書,此身如在太清居。雪消爐焰冰消日,月到天心水到渠。一一園花都傍暖,飛飛江燕未將雛。好春好伴須行樂,束起松根七尺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