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院
杉松鬰鬰際青天,堂殿重重蘸碧泉。
山合不能遮日月,徑深無礙入云煙。
彌陀佛建千人會,照律師來五戒傳。
乘興登臨與僧話,分明水戲在簾前。
杉松鬰鬰際青天,堂殿重重蘸碧泉。
山合不能遮日月,徑深無礙入云煙。
彌陀佛建千人會,照律師來五戒傳。
乘興登臨與僧話,分明水戲在簾前。
杉樹和松樹郁郁蔥蔥直插青天,殿堂樓閣層層疊疊倒映在碧綠的泉水之中。群山環(huán)抱卻遮不住日月的光輝,小徑幽深也不妨礙人進入云煙繚繞之處。這里舉辦著彌陀佛的千人法會,照律師前來傳授五戒。我乘興登山與僧人交談,眼前分明能看到泉水如嬉戲般在簾幕前流淌。
鬰鬰:同“郁郁”,形容樹木茂盛。
蘸:這里指堂殿的影子倒映在泉水中。
徑:小路。
彌陀佛:即阿彌陀佛,佛教中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
照律師:可能是一位精通戒律的高僧。五戒:佛教的基本戒律,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佛教文化較為興盛,寧國院可能是一處佛教活動頻繁的場所。詩人可能是在游覽寧國院時,被這里的景色和佛教氛圍所感染,從而創(chuàng)作了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寧國院的壯麗景色和佛教活動,主旨是展現(xiàn)寧國院的特色與魅力。其特點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活動相結(jié)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我們了解當時的佛教文化和寺廟生活提供了生動的資料。
曾聞不若見,曾見不如經(jīng)。
既用身經(jīng)過,何煩口說行。
改詩知化筆,醒酒識和羹。
料得人間事,無由出此情。
玉不自珍人與珍,人珍何謝玉之純。
然知粹美如終一,更看清光表里真。
韜韞有名初在石,琢磨成器卻須人。
古人已死不復見,被褐之言不謬云。
君家作虛亭,獨得江山清。四向各有適,萬趣各自呈。
夜深蟲鳥息,漸聞泉石鳴。日高煙靄去,始見峰巒生。
之人務(wù)佳尚,意與賢豪傾。中盤淪薇蕨,傍砌顛瓶罌。
毫端潛造物,局上暗投兵。樂游時景邁,薄宦身事縈。
種花行老色,馴猿無故情。蕭散復后期,外塵殊可輕。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試筆時。
以至死生猶處了,自余榮辱可知之。
適居堂上行堂上,或在水湄言水湄。
不止省心兼省力,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詫老時。
金玉過從舊朋友,糟糠歡喜老夫妻。
瓦燒酒盞連醅飲,紙畫棋盤就地圍。
六十六年無事客,堯夫非是愛吟詩。
積水照層峰,登臨誰與同。
望來生羽翼,醉欲上煙空。
細細濕花雨,疏疏開袖風。
新安江上景,盡屬此樓中。
樂天本才士,羽儀初頡頏。
脫身避禍機,遂得林泉尚。
生愛香山游,死亦香山葬。
悠悠醉吟魂,終古填幽壙。
小堂松檜間,躋攀白云上。
春日照伊流,素波明演漾。
草樹豈有情,一步一囘望。
堯夫非是愛吟詩,安樂窩中坐看時。
一氣旋回無少息,兩儀覆燾未嘗私。
四時更革互為主,百物新陳爭效奇。
享了許多家樂事,堯夫非是愛吟詩。
洛下誰家不買居,買居還得似君無。
風光一片非塵世,景物四時成畫圖。
后圃花奇同閬苑,前軒峰好類蓬壺。
人生能向此中老,亦是世間豪丈夫。
子孝親兮弟敬哥,莫因微利遽傷和。
黃金柜內(nèi)休嫌少,陰德冥中要積多。
私曲豈知公直在,剛強無柰善柔何。
古今簡籍多名譽,子孝親兮弟敬哥。
楚楓丹外客颿稀,水拍長天鴈字垂。
樂事喜逢千日酒,憑高正在九秋時。
吳歈調(diào)笑歌楊葉,蠻鼓鑒閎引柘枝。
使騎相逢且留飲,行看卓馬轡如絲。
當時齊映為州日,從此山因姓得名。
卻自牧之賦詩后,每逢秋至菊含情。
行尋古洞諸峰峭,坐看寒溪數(shù)曲清。
夢到亦須塵慮息,那堪圖畫入神京。
何人頭不白,我白不因愁。
只被人多欲,其如我不憂。
不憂緣不動,多欲為多求。
年老人常事,如何不白頭。
錦里風光勝別州,海云寺枕碧江頭。
連郊瑞麥青黃秀,遶路鳴泉深淺流。
彩石池邊成故事,茂林坡上憶前游。
綠樽好伴衰翁醉,十月殘春不少留。
稽山何崔嵬,奠此東南區(qū)。
群山狀趨附,萬壑流縈紆。
疇昔大禹來,簡計天下書。
諸侯率麏至,萬玉爭鳧趨。
防風獨強梁,后至行趦趄。
天威不可舍,敗骨盈高車。
至今憔悴煙,慘澹藏封隅。
遂令百世后,尊王無異圖。
乃知圣人心,賞罰盡貽謨。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