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沖卿中秋不見月
木葉飄飄客正悲,浮云更起蔽朱曦。
分無好月臨清夜,且共芳樽樂盛時。
密戶那憂風蕩燭,重簾寧怯露侵肌。
金壺漏盡玉山倒,天外晴陰誰復知。
木葉飄飄客正悲,浮云更起蔽朱曦。
分無好月臨清夜,且共芳樽樂盛時。
密戶那憂風蕩燭,重簾寧怯露侵肌。
金壺漏盡玉山倒,天外晴陰誰復知。
樹葉飄落,客居之人正感到悲傷,浮云涌起遮蔽了太陽。料想沒有明月降臨這清靜的夜晚,姑且一起舉起美酒享受這美好時光。緊閉門戶哪會擔憂風吹動蠟燭,垂下重重簾幕怎會害怕露水打濕肌膚。計時的金壺滴漏已盡,人也醉倒如玉山崩塌,天外是晴是陰又有誰再去知曉。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沖卿:即吳充,字沖卿。
朱曦:太陽。
分無:料定沒有。
密戶:緊閉的門戶。
金壺漏盡:指夜深,計時的漏壺水已滴完。玉山倒:形容人喝醉后東倒西歪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詩人可能客居在外,恰逢中秋卻不見明月,觸景生情寫下此詩,以抒發內心的孤寂與愁緒。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客居的悲愁與中秋無月的遺憾,借飲酒作樂來排解。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實情感。
曾君奇氣歘翩翩,袖有新詩數百篇。遠訪不辭千嶂里,相知已在十年前。楓林赤葉秋風落,茅屋青燈夜雨懸。好去梅岡應暫住,重來風雪定殘年。
千顆云房落渾淪,園丁擇嫩請嘗新。擎來玉碗傾甘露,看取金刀削軟銀。更訝坤靈鐘筍玉,別為天一閟純真。暮年招得桐鄉老,日對南園作主賓。
畫堂未晝簾高捲,佳樹欣榮春意遠。弄晴天氣雨霏霏,幾日陰寒風剪剪。重屏映烘云母薄,遠岫愁橫眉黛淺。微紅輕折短墻桃,新碧暗生閒砌蘚。春水平堤杜若香,紅橋隔岸垂楊軟。藥欄人睡亂啼鶯,花徑客稀閑吠犬。青籠老人漆園吏,平昔丹青共稱喜。前年作客鳳皇州,一室清幽大如繭。常時適意恣揮灑,從把襟懷漫舒展。人間一幅重千金,直即此圖世尤鮮。何當置我碧窗前,長日看書自消遣。
月落霜高夢不成,披衣兀坐待天明。茶涼衾薄無人問,數到晨鴉第幾聲。
偶借山家作公館,曾誇公館似山居。酣眠且就藏春塢,靜坐還憐漲綠渠。問舍何方如栗里,阜民無術擬華胥。趨程預作凌晨想,回首高林思有馀。
海門東倚浙江開,千里寒潮天上來。春樹遙連嚴子瀨,白云長在越王臺。翠華南幸扶桑遠,羌笛橫吹折柳哀。何處青山堪托跡,欲隨徐市入蓬萊。
大眾退后,妙超窠臼。不用安排,何須饤饾。動弦別曲孰知音,舒腸瀝膽渠開口。叢林切莫亂商量,三世諸佛不知有。
百戰猶聞出塞吟,黃沙白草陣云深。窮邊萬里思親淚,苦恨霜華兩鬢侵。
仰榱桷,慕衣冠。禮云罄,祀將闌。神之駕,紛奕奕。乘白云,無不適。窮昭域,極幽涂。歸帝祉,眷皇都。
片水涵煙島,三山在屐前。秦皇何太苦,駕石倩神鞭。
人生五馬貴,畫戟擁朱輪。朱輪亦細事,舒卷方在身。官至二千石,此手要活人。請將胸中書,散作五嶺春。
道家儀用此衣巾,只拜星辰不拜人。何故堯夫須用拜,安知人不是星辰。道家儀用此巾衣,師外曾聞更拜誰。何故堯夫須用拜,安知人不是吾師。安車麈尾道衣裝,里闬過從乃是常。聞說洞天多似此,吾鄉殊不異仙鄉。如知道只在人心,造化功夫自可尋。若說衣巾便為道,堯夫何者敢披襟。
分付浮生一字休,欲休不得是離愁。如今祇怕歸無準,心在丹山最上頭。
容吏隱,講肆日消磨。獨自郁姑臺上望,薄云如絮水如羅。青眼且高歌。
桑竹陰陰淺護村,午天風雨未開門。時從屋底窺峰頂,擬過橋西看水痕。歲事一廛憂菽麥,秋租三限急雞豚。當年曾說心勞日,欲起陽公與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