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賈春卿宰尉氏
相君勛業冠朝端,愛子猶居字俗官。
道德相傳家有法,功名善繼古為難。
清平足使群情化,談笑能令萬室安。
千里遠途今日見,愿當仁政勿盤桓。
相君勛業冠朝端,愛子猶居字俗官。
道德相傳家有法,功名善繼古為難。
清平足使群情化,談笑能令萬室安。
千里遠途今日見,愿當仁政勿盤桓。
宰相您的功勛業績在朝廷中首屈一指,您疼愛的兒子卻還擔任治理百姓的小官。道德在家中代代相傳且有良好的家法,自古以來能很好地繼承功名就很困難。政治清明足以使眾人的性情得到感化,談笑間就能讓千家萬戶安寧。今天看到您要奔赴千里之外的任職地,希望您施行仁政,不要有所耽擱。
相君:對宰相的尊稱。
冠朝端:在朝廷中位居首位。
字俗官:治理百姓的官職。字,養育、治理。
善繼:很好地繼承。
清平:政治清明。
群情:眾人的性情。
萬室:千家萬戶。
盤桓:徘徊、逗留。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可知是送賈春卿去尉氏縣任縣令。當時賈春卿出身于功勛宰相之家,作者寫詩為其送行,表達對他的鼓勵和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鼓勵賈春卿赴任后施行仁政。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它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官員治理地方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儒家的政治理想。
鼎鑊皆知避,何心愿代烹。
恐傷父母意,不獨弟兄情。
總是髫年夙分投,神游萬里自相求。不知吾友今宵夢,亦得須臾相遇不。
不斷懸懸故舊情,夢中攜手與同行。覺來展轉增凄愴,門外鈴聲報五更。
暫合還離一旦情,郊原哭送我東行。年來憂患催人老,雙鬢而今已變更。
去年送我出城東,轉隔關山千萬重。幽地此時空念切,只教夢里暫相逢。
一徑深通萬壑間,翠微深處著禪關。
人從上界空中語,云自前峰闕處還。
古殿有基松葉暗,斷碑無字蘚痕斑。
偶因王事勞行役,也得浮生半日閒。
元宵燈火九衢開,
薰動陽和淑氣回。
今夜驛亭高處望,
一橋明月照行臺。
李徐二子近何如,
聞道汪郎更念予。
三十六峰荷鋤去,
莫令空寄白云書。
假寐日高舂,青山落枕中。水含蒼蘚色,窗滿碧疇風。適性營花石,書方去鳥蟲。酒人多道侶,醉里也談空。
蕉衫烏角中,半衲半村民。蔣藥常占日,澆花每刻辰。澗毛分凈侶,瀼水貸西鄰。卒歲學為稼,樊須也小人。
得得尋花去,沖煙過柳居。見僧詢母字,為客檢方書。幽夢通巢鶴,閒心系沼魚。浮塵無可競,競得也空虛。
允矣我姊,令德祁祁。十年之長,事為我儀。我紉姊線,我讀姊師。怡怡閨闥。
我邁十齡,姊賦于歸。翩翩者雁,中道分飛。雖曰童稚,愴矣其悲。道里悠遠,山川間之。滔滔歲月,綿綿予思。
星次載周,姊再歸寧。春仲斯至,夏首斯征。來若萌華,別如振英。譬彼山泉,分流趨壑。始則同源,終焉異托。
維此東國,擾矣時艱。鴻阻于冥,魚沈于淵。不相見者,三十馀年。我賦流離,罔或寧處。歷百苦辛,晤言以訴。胡不我顧,而即長暮。
我有夢寐,憶姊舊形。今也何似,我弗姊明。我昔焚巢,姊聞而傷。今也冥漠,姊或予忘。
哀矣予情,爰托斯文。我弗姊睹,姊寧我聞。昭昭莫形,冥冥安處。知靈有無,慟此泉路。
墜樓死者何人。一貧民。
只為羞看驕虜過江濱。
雙淚竭。眥已裂。且輕身。
愿以自家鮮血洗創痕。
霜沈蘆絮九秋天,寂寂平沙漠漠田。
淺水有波隨岸曲,野花無主為誰妍。
墨痕帶雨疑翻壁,筆勢回空欲破煙。
老眼展看生色喜,羨君黃甲手中懸。
洞門深鎖綠煙寒,
來享浮生半日閑。
城北城南無老樹,
橫吹鐵笛過廬山。
戲學韓公盆作池,
雨來亦解起風漪。
蛙鳴莫作鼓吹想,
更問屬官仍屬私。
苦覺今春雨易晴,蠶忙頗早麥垂成。
周遭兩縣相望地,不但歸田望歲情。
紛紛寺觀占溪南,不是瞿曇即老聃。
何有閒人更周孔,況兼巷語斗街談。
洋銅汁羹,熱鐵丸飯。
滴粒才沾,通身腐爛。
金柝敲更蘭夜半。燈暈迷離,抱影眠孤館。
一榻青綾偎未暖。荒雞又把行人喚。
袖上霜花吹欲滿。裊裊鞭絲,催過溪橋畔。
回首吳關天樣遠。柔腸只共車輪轉。
日常供鯉鲙,旦輒汲江流。
兒溺言游學,妻還感遺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