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國公生日
一陽將復昴當躔,毓粹儲精降巨賢。
啟迪先朝承大統,贊襄仁祖格皇天。
備膺百順人誰擬,達有三尊我獨全。
嵩岳穹崇河水遠,高名遐壽與之肩。
一陽將復昴當躔,毓粹儲精降巨賢。
啟迪先朝承大統,贊襄仁祖格皇天。
備膺百順人誰擬,達有三尊我獨全。
嵩岳穹崇河水遠,高名遐壽與之肩。
陽氣即將回升,昴星正當運行,凝聚精粹、積聚靈氣誕生了偉大的賢才。他啟迪先朝君主繼承皇位,輔佐仁祖感動皇天。他盡享各種順遂之事,無人能比,他顯達且身兼三尊,獨得圓滿。嵩山高聳、黃河源遠,他的高名和長壽可與它們比肩。
一陽將復:指陽氣即將回升,古人認為冬至后陽氣漸生。
昴當躔(chán):昴,星宿名;躔,指星辰的運行。
毓粹儲精:凝聚精粹、積聚靈氣。
啟迪:開導、啟發。
承大統:繼承皇位。
贊襄:輔佐。
格皇天:感動皇天。
備膺百順:盡享各種順遂之事。
三尊:具體所指需結合當時語境,可能指地位尊崇的三個方面。
嵩岳:嵩山。
遐壽:長壽。
此詩應是在潞國公生日時所作。潞國公可能在朝廷中地位尊崇,有輔佐君主等重要功績。詩人為表達對他的祝賀和贊美之情而創作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需結合更多歷史資料確定。
這首詩主旨是為潞國公祝壽并贊美其功績。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意象運用得當。在當時可能是為表達對潞國公的敬意和祝福,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交文化和對達官貴人的頌揚之風。
淫豫大如服,瞿塘不可觸。金沙浮轉多,桂浦忌經過。
兩京三十馀年住,家在錢塘舊業殘。想見西湖千樹雪,歲寒還似昔時看。
鈿合收殘黛,香風吹綠衣。閒來消永晝,非是效班姬。
尉佗城邊花滿田,粵洲臺下酒如泉。一聲白鳥不知處,萬點青山都在前。此日有懷華岳老,何時同話羲皇年。醉來共坐云巢頂,笑指齊州空九煙。
汝從下雉來,欲作補陀參。風波了無際,惟有天蔚藍。
君不見歲已在酉魃為虐,五月黃塵恣飄瞥。農家兒女竊愁嘆,轆轤殷殷夜不絕。原草新疑野火燒,山田久作十字裂。我欲伸眉向誰說。東南轉漕匱奔送,西北軍聲尚澒洞。桑林不聞六事禱,柏梁已上乾封頌。陰云油油乍東至,遠近歡呼聲動地。惡風忽從云際起,頃刻蕩散歸天意。青袍皂帶者何事。中夜不眠坐待旦,三星在空月爛爛。偶思東海亦可憐,一婦橫死枯三年。京師賞罰未足算,李斯痛哭咸陽之市邊。
太白邀月飲,祇許老坡會。汗漫赤壁游,浩歌邈相對。周郎佳少年,定霸在一戰。勉哉志士心,分陰疾如電。古人有大志,聞雞非惡聲。信知酹月意,與此同條生。明府命世才,宇量特閎遠。為名江上亭,拈出句中眼。
吏道謝迫束,凝神悅閑敞。縱步緣階除,流目睇林莽。荃荑吐芳蕤,山泉發幽響。風聲褰閑帷,月華洞虛幌。伊予奉王命,閱歲居邊壤。簪筆忝所荷,鼎食規厚享。英達久暌攜,谫薄愈迷罔。且自飫丹經,聊以遂偃仰。
人人見猶憐,莫漫愁嗔妒。整衣出房櫳,憨多復停步。
今我有生來洗沐,問師何處導光明。落花流水皆禪味,微笑忘言亦世情。經到解時便成著,心無住處自能生。東坡曾向曹溪去,徒博后來居士名。
濕煙鎖晴明,涷雨催節序。意失雩臺約,忽遣羲和顧。曉發出外環,春豈昧平素。新萍蝕湖鏡,小星粲云樹。霞看花面映,色戒桃李妒。自笑服轅駒,今為脫罟兔。裹糧攜團月,宿營任薄露。百功賺二毛,一坐靜萬慮。雖遠丘回賢,頗近簞瓢趣。頭白死螢下,眼青活源遇。好逐東君游,勿輕造物付。
避石開林淺,疏泉繞徑長。過橋分柳色,攀閣散梅芳。澗溜經庭內,峰云起座傍。無言暫時賞,塵慮欲俱忘。
花落盡,欄外曉煙空。拾翠芳洲人寂寂,題紅深院月朧朧。嬌鳥靜簾櫳。沉香倚,傾國想芳容。百卉庭前凋玉露,一枝隴上報春風。折向膽瓶中。
翹翹車乘力招賢,建業山河五十年。欲問興亡無問處,一聲山鳥忽來前。
西風搔首雪盈顛,邂逅驚看各問年。老我一身難報國,嗟君五馬又朝天。居民有褲歌廉范,坐客無氈嘆鄭虔。此去功名知遠大,相思常在五云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