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酬運判張德父燈夕不赴
南國星橋鐵鎖開,朋簪聊醉鳳凰臺。
同民所樂嘗聞孟,與物為春略似駘。
龍曜乍增昆岫出,佛華重散朅陀來。
發(fā)篇示我雖溫麗,欺魄連墻肯至哉。
南國星橋鐵鎖開,朋簪聊醉鳳凰臺。
同民所樂嘗聞孟,與物為春略似駘。
龍曜乍增昆岫出,佛華重散朅陀來。
發(fā)篇示我雖溫麗,欺魄連墻肯至哉。
南方城市元宵節(jié)時像星橋般的燈彩開啟,我與好友們暫且在鳳凰臺暢快飲酒。曾聽聞孟子主張與民同樂,我施政讓萬物煥發(fā)生機略似駘蕩春風。燈光如蛟龍閃耀從山巒中出現(xiàn),佛燈之花仿佛從遙遠的朅陀國飄散而來。你寄來詩篇文辭溫雅秀麗,可你卻不肯到我墻這邊來與我相聚。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運判:官名。張德父:人名。燈夕:元宵節(jié)。
星橋鐵鎖開:指元宵節(jié)時城市解除宵禁,像星橋般的燈彩開放。星橋,傳說中天上的鵲橋,這里借指燈彩。
朋簪:指朋友。鳳凰臺:這里可能是飲酒聚會的地方。
同民所樂嘗聞孟:化用孟子“與民同樂”的主張。
與物為春:使萬物充滿生機。駘(tái):駘蕩,形容春天景物使人舒暢。
龍曜:燈光如蛟龍閃耀。昆岫:山巒。
佛華:佛燈之花。朅(qiè)陀:古代西域國名。
發(fā)篇:指對方寄來詩篇。溫麗:溫雅秀麗。
欺魄:這里含義較模糊,可能是指對方不來。連墻:指距離近。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是詩人在燈夕(元宵節(jié))時,好友張德父未赴約,詩人按照張德父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進行酬答。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wěn)定,人們重視元宵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詩人在節(jié)日期間與友人有詩歌往來。
這首詩主旨圍繞元宵節(jié)展開,體現(xiàn)了詩人與民同樂的情懷和與友人的文學交流。其特點是用典巧妙、意象豐富、語言優(yōu)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xiàn)了宋代文人在節(jié)日期間的文化生活和詩歌創(chuàng)作風貌。
云鎖天昏不放晴,丁東一夜答風鈴?;ㄈ轀I洗馀微赤,柳眼煙迷只半青。赤縣恨多胡馬跡,神州應掃佛貍腥。吾儕早幸栽桃李,已有新陰在鯉庭。
小姑曾此脫金蓮,蹴踏風波不計年。夜半星辰都在水,直疑平步上青天。
石頭路滑少人行,獨我談玄幾叩扃。同德講經(jīng)如昨日,葛川扣角又來生。云橫古塔巢秋鶴,塵鎖空堂照暮螢。玉麈不揮消息斷,庭前柏樹綠成陰。
雄風萬里動雙旌,酌酒相看壯此行?;òl(fā)錦江明驲路,云浮玉壘度山城。文翁舊化風應好,漢檄新傳寇未平。到日定知經(jīng)緯裕,草堂遺老漫怦怦。
宸游幾度過,容與棹郎歌。滄海浮員嶠,瑤池長碧荷。月從云漢上,秋入露寒多。青鳥西飛急,其如宴樂何。
千年處士說林逋,漫有聲名達帝都。只辨梅花新句好,莫論封禪有書無。
辟惡何須荊楚艾,蠲炎不待邵平瓜。仙飆昨夜來閶闔,玉宇清涼大帝家。
齒齒水中石,翛翛石上蒲。清風一披拂,疏翠自紛敷。宛若避世人,悠然山澤臞。坐疑碧溪月,移影在庭隅。
被底眠成月一鉤,一生長是被寒囚。玲瓏戰(zhàn)鎧黃金甲,鎖住渾身不自由。
昔受皇靈命,結此軒奇姿。一從辭铏璞,雅負遂參差。英光沒騰越,皓素變?yōu)榫l。茲辰起遙想,椎鑿倘還施。但恐時日促,璋琥竟無期。乃知萬物貴,治琢當及時。
何許西風醵酒錢,鹿門人臥菊花天。霜飄旅雁愁汀嶼,木落巢烏戀井廛。穹海釣竿疏晚節(jié),小山叢桂發(fā)秋煙。憑高莫易生惆悵,曾倒萸觴醉日邊。
絡緯不停聲,從昏直到明。不成一絲縷,徒負織作名。蜘蛛聲寂寂,吐絲還自織??椌W(wǎng)網(wǎng)飛蟲,蜚蟲足充食。事在力為不在聲,思之令人三嘆息。
南從江漢北幽燕,生死相知二十年??沼忻鞫魅葜抡鼰o馀景待歸田。六丁愁辟還鄉(xiāng)路,五老催迎上水船。遙想生平宦游處,祗將遺愛向人傳。
青燈隔幔映悠悠,小雨含煙凝不流。祇聽蛩聲已無夢,五更桐葉強知秋。
名在洪鈞上,身游綠野中。社方娛白傅,城遽閉滕公。國勢關輕重,君恩著始終。堪嗟典刑盡,群木刺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