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韓侍中上巳日會興慶池二首 其二
故隄高柳綠毿毿,花萼遺基映柳南。
啼鳥解招游客醉,落花時有戲魚銜。
舟移羅綺添春色,山破云煙出曉嵐。
后會陪公應更樂,行看廟勝掃祅欃。
故隄高柳綠毿毿,花萼遺基映柳南。
啼鳥解招游客醉,落花時有戲魚銜。
舟移羅綺添春色,山破云煙出曉嵐。
后會陪公應更樂,行看廟勝掃祅欃。
舊堤上高大的柳樹綠絲細長,花萼樓的遺址映照在柳樹南邊。啼叫的鳥兒仿佛能招來游客沉醉,飄落的花瓣不時被嬉戲的魚兒銜起。游船移動,船上的美人增添了春色,山巒沖破云煙,清晨的霧氣彌漫。以后再陪您聚會定會更加歡樂,眼看著朝廷定能取勝掃除叛亂。
毿毿(sān sān):形容毛發、枝條等細長的樣子。
花萼:指花萼樓,是唐玄宗時所建。
廟勝:指朝廷決策取勝。
祅欃(yāo chán):彗星的別名,古人認為是不祥之兆,這里借指叛亂。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韓侍中可能是當時朝中重要官員,上巳日有聚會的習俗。當時可能社會存在一些動蕩,詩人參加聚會時寫下此詩,既描繪了聚會時的春日美景,也表達了對朝廷平叛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上巳日聚會的春日之景,展現了歡快氛圍,同時表達對朝廷的信心。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積極,在當時可能起到鼓舞士氣、振奮人心的作用。
客散空堂鼓角余,還從小吏問爰書。浮蹤豈為江山住,傲骨都隨歲月除。暝色寒侵雙鬢薄,雨聲殘入一燈疏。年來倍有東流感,不是天涯恨索居。
山如窺鏡女,倒影冷泉清。西栗風前落,東曦樹杪生。
林公生勝國,卓犖志不群。蚤歲嘗膴仕,老年遭世屯。豺虎相啖食,龍蛇方未分。三吳各都會,白晝昏風塵。樂土成割據,江山陷沈淪。公時遂長遁,閟跡潛荊榛。不冠亦不帶,佯狂稱散人。誓將沮溺儔,甘與原憲貧。違俗本全節,潔身非亂倫。皇明靖六合,萬國咸來賓。伯夷洎呂望,歘然興海濱。繄公豈無志,彈冠乘道津。奈茲筋力衰,終作草莽臣。昔在八姓日,翠華屢更新。嗟嗟馮太師,累世秉國鈞。何如鄭云叟,獨不掛纓紳。觀公秉高誼,異代同清芬。令子抱材器,恭逢堯舜君。蒼蒼示昭鑒,公郁從茲伸。鳳翔千仞儀,豹變南山文。終為明世瑞,垂輝耀千春。九原或可作,些酒招歌魂。
一去山中久,長念山中客。幽想發云霞,何時生羽翮。夢游天宇清,坐惜林月白。新筍應已抽,翠篁添幾百。
暖風吹著花新。若芳鄰。只是夕陽斜了,影中身。春滋味,不曾醉,眼前人。緣是去年曾有舊傷痕。
玉友雙瓶不惡,錦囊六字尤清。更覓榴花百葉,要令老眼增明。
危慮風霜積,窮愁歲月侵。留蛇常疾首,映弩屢驚心。稚川求藥錄,君平問卜林。野老時相訪,山僧或見尋。有菊翻無酒,無弦則有琴。詎知長抱膝,獨為梁父吟。
蟋蟀風前切,芭蕉窗外翻。坐聽半夜雨,蕭瑟不堪言。
葳蕤鎖罷柝聲傳,粉署沉沉閣篆煙。幾樹夕陽移榻盡,滿庭秋色散衙眠。鴉爭熟子時時墮,蛛惜殘絲夜夜連。不信成風書獄手,閑來猶藉古人編。
共醉高樓聽渭城,每依天末望神京。東吳雅度歸公瑾,西漢清才數賈生。直以憂勤書短疏,肯將簪弁逐浮名。亦知晝夜通玄運,猶自臨風寄哭聲。
無言微漾雙眸,靜如秋。心繭千絲無處綰情柔。欲不見,總還念,怕人羞。奈唱春詞一曲上西樓。
潛鱗貴幽沈,迅翮當上征。伊抱孱陋質,俯仰難為情。進趨既匪任,退武復懷驚。念往感多變,顧始愧將傾。茲焉幸返舊,游息在柴荊。谷行晨晻曖,嶺眺夕澄明。紅泉演綠澗,碧磴披丹英。時升煙霞表,恍若凌長清。素心自昭曠,外物徒紛榮。愿同戰勝者,弄化保嘉貞。
云時從棟起,水上與階平。千古高亭在,香山獨有名。
律在夾鐘,服居蒼袞。杳杳清思,綿綿長遠。就祭于合,班神于本。來庭有序,助祭有章。樂舞六代,賓歌二王。和鈴以節,鞗革斯鏘。齊宮饌玉,鍌斝浮金。洞庭鐘鼓,龍門瑟琴。其樂已變,惟神是臨。
我心無計消愁。獨登樓。聊借雁聲高遠說寒秋。一雁陣,一人字,寫心頭。乍念水湄她也怨幽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