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王昭君
玉關春色晚,金河路幾千。
琴悲桂條上,笛怨柳花前。
霧掩臨妝月,風驚入鬢蟬。
緘書待還使,淚盡白云天。
玉關春色晚,金河路幾千。
琴悲桂條上,笛怨柳花前。
霧掩臨妝月,風驚入鬢蟬。
緘書待還使,淚盡白云天。
玉門關的春色來得晚,那通往金河的路有幾千里遠。在桂樹枝上撫琴,琴音悲切;在柳花前吹笛,笛聲哀怨。霧氣遮住了臨妝時的明月,風吹動了鬢邊的蟬形發飾。寫好書信等待使者帶回,眼淚流盡望穿白云天。
玉關: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北。
金河: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
桂條:桂樹枝,這里指琴身。
柳花:柳樹的花。
臨妝月:臨妝時的明月。
入鬢蟬:指鬢邊的蟬形發飾。
緘書:封好書信。
王昭君是漢元帝時宮女,后遠嫁匈奴呼韓邪單于。此詩以王昭君的視角創作,描繪她在塞外的生活,反映其遠離家鄉的哀怨。創作時間難以確切考證,大致是后人根據王昭君故事創作,體現古代和親女子的悲慘命運和思鄉之情。
這首詩以王昭君為主題,通過描寫塞外景色和她的生活細節,展現其哀怨孤寂。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王昭君題材詩詞,生動表現了和親女子的情感世界。
天將秋露沐云鬟,故遣松巔鶴勢盤。詩客惟看半江月,不知一半在闌干。
病者宜休壯者行,老夫長揖謝周生。停船沽酒日初下,燒燭賦詩潮欲平。豈有文章供世用,不留門戶得身輕。華山有語君須記,造物由來也忌名。
梧臺開廣宴,竹苑列英賢。景差方入楚,樂毅始游燕。折角揮談柄,重席吐言泉。武騎初ゼ翰,文學正題鞭。玉徽調綠綺,璧散沈青田。晚霞澹遠岫,落景藻長川。未陪東閣賞,獨詠西園篇。
郁郁連朝雪,蕭蕭九日晴。異鄉誰送酒,令節但存名。目斷天無極,風高沙自驚。莫嫌人跡遠,雁跡罷南征。
野性自馴擾,不煩施箠鞭。東皋新雨足,日上種春田。
白苧聲高秋夜長,誰移明月在昭陽?層臺彩女羅衣薄,舞罷盈盈兩袖霜。
不寒不枯而秋頹,不凈不垢而春來。神虛而應,機發而回。分身慈氏,合掌善財。彈指作聲兮樓閣門開。身心清恬,面目冷嚴。煙巢寒翠棲鳥夢,風漪綠凈游魚潛。蕩蕩兮眺聽自妙,閒閒兮聲色不黏。
相公大節能千古,三百年來第一人。已是喬松貞晚歲,更教萱草茂長春。胥江催送遺民老,續母還將舊德循。九載不知王氏臘,未應看作兩朝身。
田下去來久,三徑行復期。采采黃金花,照我頭上絲。含英抱幽馥,佳會良在茲。羊腸九折坂,蔓草應正滋。
諸君來訪曹溪洞,臘月扁舟我亦還。白帽影連江上水,清猿聲斷峽中山。公能少為煙霞住,我豈不如鷗鷺閑。枕中收得淮南記,更與南山長老看。
嶺南暮冬如暮春,鳥聲百變殊可人。上階芳草碧煙細,入檻芭蕉羅扇新。芙蓉灣頭花更好,暖日晴波魚艇小。忽憶江南開畫船,錦云十里湖山曉。
江漢千年地,風流一代豪。身居王者貴,心慕古人高。畫棟充蝌蚪,瓊窗禿兔毫。真知為善樂,不厭讀書勞。種藥生朱草,栽花吐碧桃。春風動和煦,秋意破蕭騷。往事難同調,茲園固有遭。倚闌時嘯詠,與客共游翱。圣瑞歌麟趾,詞華睹鳳毛。作詩傳盛事,安得思如陶。
買牛耕剡曲,舉世笑迂疏。流落愈憂國,衰殘猶讀書。滔滔安稅駕,耿耿獨愁余。破屋秋多雨,情懷用底攄。煙雨暗郊墟,頹然臥草廬。蟲喧夢回枕,燈伴讀殘書。短褐頻關念,荒畦久廢鋤。更堪湖水漲,累日食無魚。
半村晴日烏鹽角,十里春溪雀李花。餅餌風來香冉冉,教人那得不思家。
腕底有奇鬼,得句不能仙。先生招我以酒,有酒便陶然。頗笑終南老魅,忘了當年毷氉,多時在人閒。急取兕觥酌,隨入竹林眠。夜漏沈,天步迥,月鉤連。三尺安在,嘻嘻出出遍人寰。長此搖頭閉目,一任生吞活剝,孤負玉杯圓。倩汝綠章奏,黃土試重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