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留別李二十一表臣大夫
高檣起行色,促柱動離聲。
欲問江深淺,應如遠別情。
高檣起行色,促柱動離聲。
欲問江深淺,應如遠別情。
高高的桅桿揚起,預示著即將出發;急促的琴音奏響,觸動了離別的情思。若要問江水有多深,大概就如同這遠別之情一樣深沉。
鄂渚:在今湖北武昌西。
高檣:高高的桅桿,代指船。
促柱:指彈奏急促的琴音。柱,琴瑟上調節弦音的短木。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詩人可能在鄂渚與友人李二十一表臣大夫分別,在即將離別之際,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惜別之情。其突出特點是以景襯情、比喻生動。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以簡潔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展現了離別主題詩詞的魅力。
生計無聊更問津,鳳衰真笑楚狂人。何如直取盧家女,耗盡雄心送此身。
田家無桑蠶不育,寒機不奈蛩聲促。陽坡種得木棉花,雨晴雪點秋云綠。小姑大婦不梳妝,日日探花如采桑。青裙短短赤雙腳,素手摻摻花滿筐。歸來閉門月昏黑,燃薪代燭光照室。姑搖紡車婦在機,一夜不能成一疋。松州茂州道路難,烏蒙烏撒雨雪寒。丁夫運糧給邊餉,賣布易米還輸官。田家不識紈與縠,木棉未得裁衣服。何日邊城罷戰輸,男耕女織萬事足。
陽春二三月,單衫繡裲襠。系馬臨大道,值女行采桑。
方深區內緣,久負社中約。惆悵莫鐘聲,徘徊度林薄。
西風林壑晚凄其,嘆息儀刑不可追。天地并臨刲股夕,里閭相泣蓋棺時。謀深豐芑金樓冊,心切苞桑白傅詞。翹首玉輝原上路,幾人下馬讀穹碑。
紅塵道上日紛紛,欲效微勞答圣君。寄語鄉山須待我,宦情原薄似秋云。
千里陣云傳景祥,十年寒劍寄名王。何當啙窳行花犯,誰與儴佯作酒狂。落葉驚風催白雪,流星趕月待玄霜。渾然一體通無極,長卷生輝駱越堂。
月邊驚烏尾畢逋,夜飛三匝啼高梧。綠窗織素誰家女,低蹙蛾眉淚如雨。銀燈照影翠屏深,聲聲似聽夫君琴。霜華滿庭天欲曙,正是愁人斷腸處。
海上青毛鶴,山中綠發仙。相期采九節,同爾壽千年。劍脊秋逾勁,鞭根老更繁。何堪拜吾竹,尚可友溪蓀。昔在嵩高日,仙人不可招。獨行南澗底,采得虎須苗。怪石玲瓏白,方盆瑪瑙紅。倭僧到中國,何處挹清風。
淚珠若可穿,串成千萬尺。系足送郎行,縛郎回與妾。
憶昔相逢子少年,詩書從我日磨研。平生極力欲推挽,世事驚人忽變遷。未辯噓枯送天上,忍收遺骨葬江邊。雙親白發終身恨,不見青衫落眼前。書報登科墨未乾,已聞吊客在門闌。只傳金榜升華省,不得丹梯上廣寒。賦就兩番隨計吏,花開一日遍長安。誰知鬼錄南宮籍,卻作修文地下官。
擲盡年華笑轉萍,依依江樹似平生。莫嫌白發催人老,得破無明是數莖。
肩輿過了九華西,恨殺秋云故故低。遮盡奇峰時放出,逐峰放出不教齊。
盤錯載逢知利器,冰霜屢閱見生涯。輕車熟路老為縣,短什長篇真當家。今雨田田饒谷粟,東風處處長桑麻。公庭靜坐無馀事,閒數梅開第幾花?
紅橋橋以北,豁然保障湖。湖流經行處,處處儼畫圖。圖中漁家女,臨波薄施朱。腰支同湖瘦,往來一篙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