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東老庵
憶昔曾來訪隠淪,瀟然云水隔凡塵。
畫船祇載溪中月,白酒長添座上春。
晝掩山扉無俗客,夜吟石鼎有高人。
飄飄灑落青衫子,共話平生淚滿巾。
憶昔曾來訪隠淪,瀟然云水隔凡塵。
畫船祇載溪中月,白酒長添座上春。
晝掩山扉無俗客,夜吟石鼎有高人。
飄飄灑落青衫子,共話平生淚滿巾。
回憶往昔曾來拜訪隱居之人,那瀟灑的云水之景隔絕了塵世。彩繪的小船只載著溪中的月影,杯中的白酒總能增添座上的春意。白天關上山門沒有世俗之人來訪,夜晚在石鼎旁吟詩的是高雅之士。那穿著青衫瀟灑自在的人,一起暢談平生往事,淚水沾滿了巾帕。
隱淪:隱居之人。
祇:同“只”。
座上春:指座上的春意,這里形容飲酒時的歡快氛圍。
山扉:山門。
石鼎:石制的香爐,這里指吟詩的地方。
青衫子:指穿著青衫的人。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拜訪一位隱居的友人,被友人的隱居生活所感染,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紛擾,詩人向往這種遠離塵世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的隱居生活,突出了隱居生活的高雅與寧靜。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xiàn)了宋代文人對隱居生活的一種追求和向往。
草路無泥未有塵,城南城北總游人。不緣香火來山墅,孤負今年半段春。
雪中尋寺遠,先得一僧逢。無數(shù)梅花里,亭亭出古松。濕煙穿破壁,野水寂寒舂。不待前山去,風林報晚鐘。
棠木筠溪手自栽,竹湖又剖竹符來。祖孫相望風流盛,父老驩傳春意回。拔薤莫須施辣手,泛蓮似更欠清才。善人所至如甘雨,要洗漳民滿面埃。
白眼風塵一酒卮,吾徒豈足傲當時。城中年少空相慕,說著高陽縱不知。
北闕諸公薦,江西一命榮。窮途淹疾病,造物忌才名。牢落逢兵甲,暌離異死生。天長鴻雁去,揮淚望江城。
彤庭兩壁畫燕山,絳闕金城晻靄間。爭指乘輿來往路,秋風計日遂南還。
日月將窮逝水深,家人半聚慰孤心。市煙交雜居行擾,江雨流連曉暮侵。玉律吹來需暖候,玄冥歌罷度寒陰。扁舟到處為鄉(xiāng)國,不用思聲問越吟。
綰瓶行百步,池在小橋東。抱甕雖無忝,寒衣卻未豐。數(shù)畦仍待綠,十趾遂流紅。口腹終同及,能無愧此童。
山下半篙春水,溪頭幾樹疏煙。為問故人閒處,聽松應是高眠。
鵝籠蟻穴事荒唐,紅線黃衫各擅場。堪笑冬烘子不語,傳奇志怪亦文章。
為惜韶華去,春深出繡幃。撲將花底蝶,祇為妒雙飛。
隔路仙凡欲問津,馬頭空厭沒黃塵。傷心不到牛欄港,九子山應解笑人。
千峰蒼翠擁城樓,著我宗英七里洲。昔日松楸相伴住,暮年湖海未歸休。詠詩遙認窮司馬,騎竹爭迎舊細侯。莫為梅花長挽卻,好將繩削訂由求。袖手闌干獨倚樓,暫舒倦眼對滄洲。云山勸我閒方住,聲利縈人懶即休。后世豈無青史筆,浮生那欠赤泉侯。巖幽得似銅駝陌,粟飯藜羹卻易求。
午衙太守杞菊賦,朝日先生苜蓿盤。翠釜駝峰無限美,畫師何事畫酸寒。
金屋未成先失身,美芹難獻反輸銀。紫桑口外周郎在,不信臥龍原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