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華相公應天院行香歸洛川
春色鮮明滿洛川,青蕪白鳥望中閑。
千門金碧明初日,四面煙嵐簇遠山。
橋偃長虹當上苑,水淙鳴玉過通阛。
乘驄幸托車塵后,時頼清尊破客顏。
春色鮮明滿洛川,青蕪白鳥望中閑。
千門金碧明初日,四面煙嵐簇遠山。
橋偃長虹當上苑,水淙鳴玉過通阛。
乘驄幸托車塵后,時頼清尊破客顏。
洛川大地春色鮮亮明媚,青色的草叢和白色的鳥兒在視野中顯得悠閑自在。千家萬戶的金碧建筑在初升太陽的照耀下光彩奪目,四周的煙霧和山巒簇擁著遠處的山峰。橋像偃臥的長虹橫跨在上苑之上,水流如鳴玉般淙淙流過繁華的街市。我有幸騎馬跟在您的車后,時常依靠美酒來驅散旅途的愁顏。
子華相公:指韓絳,字子華。應天院:可能是當地一處寺廟。行香:佛教儀式,燃香拜佛。洛川:指洛水流域。青蕪:青草。千門:眾多門戶,代指眾多人家。金碧:形容建筑裝飾華麗。煙嵐:山間的霧氣。簇:簇擁。偃:仰臥,引申為橫跨。上苑:皇家園林。通阛:繁華的街市。乘驄:騎著青白色的馬。清尊:美酒。客顏:旅途中的愁顏。
韓絳曾任宰相,此詩可能是詩人跟隨韓絳在應天院行香后返回洛川途中所作。當時洛川地區處于相對繁榮的時期,春日景色宜人,詩人在隨行過程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洛川春日美景,突出了景色的明艷與繁華。其特點是寫景細膩,語言華美,展現了高超的寫景技巧。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也是描繪地方風光的佳作。
徵賢詔下五云深,鸞鳳齊飛入上林。驄馬候朝趨闕下,繡衣聽漏立花陰。登車素有澄清志,簪筆寧忘獻納心。寄語行人且相避,漢廷桓典重于今。
詔許推賢送上天,此行真不異登仙。郡中豈獨聞三異,囊底何曾受一錢。已解銅章辭外補,定持霜簡拜新遷。長洲苑里甘棠樹,留與吳民說往年。
吏散鈴齋掩,
閑眠到日斜。
無端是春夢,
容易繞京華。
矗矗賀蘭山,黑山山之尾。
山石殊碅磳,山形何俶詭。
聯絡受降城,襟帶黃河水。
月竁大蒙人,乳酪此趨止。
聞昔勝國時,河套逞奸宄。
非無濟時才,長城實自毀。
于今百年間,職貢盛筐篚。
所怪巖壑陰,積雪夏常皠。
朔風卷地來,塵沙障天起。
豈惟昧朝昏,兩目苦先瞇。
人生行路難,沾襟方陟屺。
音書久已斷文鱗,今日刀環幸再親。
一十三年沉苦海,二千馀里作勞薪。
西江流水難銷恨,南國歸帆許問津。
從此家鄉長聚首,贏他遺骨瘞邊塵。
祈麥晨參罷,殷憂獨繞庭。
亂云增夏水,連雨怨宵星。
燮理真慚負,迂疏幾醉醒。
民間多苦曲,凄斷不堪聽。
要見心珠發耿光,
只消一念破慳囊。
昆蟲草木承恩力,
世世叢林建法幢。
葳蕤鎖落已千秋,當日無人燕燕愁。被冷香消霜月夜,我來無夢亦登樓。
白楊紅粉久成灰,我向城西訪古回。太息岳陽鴻雁盡,樓頭燕子不歸來!
所思不可見,所怨不可移。
忽如飄風集,貿貿何所之。
平生交與好,長逝相追隨。
中野飛燐光,白日為之迷。
函意以永世,千載將誰知。
易名寬翅號蟑螂,翅闊頭尖牙用長。
身要匾攤腳要細,只許英雄三二番。
宜城三萬戶,十載半凋零。
畫閣移蔬圃,朱門換荻屏。
煙波當晚碧,汀草出寒青。
獨上江亭望,漁鐙亂客星。
沉香亭畔乍妝成,
笑向東風越有情。
乞取返魂丹少許,
霓裳妃子證前身。
瑣窗寂。看庭院花開,淺紅深碧。流鶯低度,梅子閒拋擲。
真珠簾、玉人相并,是今宵堪惜。正難分、桃葉桃根,一般春色。
瀟灑西江客。聽歌吹銀燈,橫陳錦瑟。兩朵芙蓉,雙引對瑤席。
舞衫欲試冰綃薄,盡是鮫人織。但裁須等樣,莫輕刀尺。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釣竿。
茅茨迷詰曲,度谷復踰陂。
世上事如許,山中人不知。
牛羊晴臥野,鵝鶩晚歸池。
粗識為農意,秋輸每及時。
落花時節子規啼,中散還鄉馬首西。漢苑別來為日久,秦川行到覺天低。
云程遠見三春雁,關法今無半夜雞。不獨銷魂灞橋上,闔閭城外亦凄凄。
行行西邁古函關,到處鶯聲似故山。當代名藩推陜石,今王大雅繼河間。
香凝命服趨朝罷,樂奏軒縣勞使還。戚里由來居肺腑,咨詢長得侍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