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垂虹亭舟中有感而作
離家無數里,客思便侵凌。
久撥爐無力,頻翻被有棱。
孤蟾如得伴,哀雁擬傷矰。
怪底寒清冽,推篷露氣凝。
離家無數里,客思便侵凌。
久撥爐無力,頻翻被有棱。
孤蟾如得伴,哀雁擬傷矰。
怪底寒清冽,推篷露氣凝。
離家已經有無數里遠了,客居在外的愁思便漸漸侵擾身心。長久地撥弄爐火,已沒了力氣;頻繁地翻動被子,被子都起了棱。那孤獨的月亮要是有個伴就好了,哀鳴的大雁好像是擔心被箭射中。怪不得這么寒冷清冽,推開船篷,只見露水都凝結了。
侵凌:侵擾。
孤蟾:指月亮,傳說月中有蟾蜍,所以稱月為蟾。
擬:好像。
矰(zēng):一種系著絲繩的短箭。
怪底:怪不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處于離家遠行、客居他鄉的狀態。可能是在旅途的舟中,因孤寂的環境和思鄉之情觸發了創作靈感。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孤獨之感。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典型意象營造出濃厚的凄涼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羈旅生活中的真實情感。
鶴雛新長又生芝,好事傳聞定幾時。曲水坐間流詠富,小山叢里恨歸遲。清宵見月頻回首,永日停云獨舉卮。愿托微芳染馀潤,春風長滿謝家池。
選定唐詩手自編,醒時消遣醉時眠。家家云氣山藏雨,處處蛙啼水滿田。松樹倒生臨澗影,竹根斜掛過墻鞭。客來無可延清話,旋摘新茶瓦鼎煎。閒居卻笑俗人忙,又欲移門向野塘。午爨松脂粘斧膩,曉行云氣濕衣涼。長生瑤草成丹藥,萬歲靈藤結紫香。林下知心時有月,黃昏相伴入藜床。
不說從師學道難,一身千里暮云端。是行若拜庭闈罷,有使題詩祇寄蘭。
縹緲孤城見石頭,長淮云水自悠悠。孤村柳色連荒驛,兩岸蘆花隱釣舟。殘月微鐘京口夜,澹煙疏雨秣陵秋。客中不盡懷鄉感,南雁一聲雙淚流。
解綬歸來廬墓側,俄然三載廢鳴琴。哀情那盡思親淚,壯志難忘報國心。馬識京塵嘶晚道,人經官驛聽秋砧。恩榮不日除書下,好為林泉早寄音。
寫經誰復換群鵝,故舊其如死別何。清淚潺潺流不盡,殘星落落已無多。天邊尺牘催歸鳳,水上孤城隱去騾。日暮不堪東面望,玉峰依舊碧嵯峨。
月出東方白漲溪,溪翁行樂溪東西。相思欲過隔溪去,南斗無光北斗低。
絕域天應斷,揚波海未平。浮云隨薄宦,華發系微名。傳檄西南定,褰帷瘴癘清。看君饒臥理,經術晚逾成。
黃精瘦硬無人食,后土藏形化為石。元氣冥冥兩竅通,照見日月相出入。劉郎天臺歸,赤手把突兀。山神夜醉失摩訶,洞口朝吟空嘆息。蘚痕蝕盡花雨乾,三月桃膠凍蜂蜜。請君愛護雙玲瓏,菖蒲綠葉搖春風。試采松根餐石髓,杖藜同訪谷城東。
把酒莫辭頻,呼童更疾溫。清明三月節,庭院又黃昏。把酒莫辭霎,休教尊酒空。光陰不復得,流水只流東。酒興唯詩賴,詩懷實酒因。高吟到佳處,滿酌岸清巾。滿酌莫宜側,高歌不論聲。醉時狂起舞,何必待雞鳴。酒盡興不盡,心奇詩亦奇。更沽一斗酒,須到百篇詩。飲酒莫妨事,吟詩休費心。酒從閒里飲,詩向興來吟。
翡翠堆頭亂不梳,梅花腦子糝肌膚。夜來急雨元無事,曉起看花一片無。
曙色熹微漏箭催,暖風開扇舜曈回。云扶紫鳳臺端下,山擁蒼龍殿角來。玉筍聯班隨曉仗,金莖分液賜春杯。小臣職忝馳驅使,擬和皇華愧不才。
種樹看花俗未諧,竟難身處不材材。解顏猶及新桃熟,入夢空呼舊雨來。憂縱能傷君已了,文無可定我尤哀。贈詩已負生前約,宿草春風又一回。
百尺扶疏古木陰,千秋童冠共招尋。風前文酒丁年會,月下弦歌子夜音。桑枯影馀歸醉客,鶯花春暖逗詩林。邀歡不用陶彭澤,莘野蟠溪共此心。
作吏謀全拙,從軍事亦非。鄉心秋塞雁,盡日向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