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官京東同舍諸公觀音院見餞有贈并簡不至者
今日承人乏,東州假傳車。勞生復去國,垂老欲捐書。
斗酒相為樂,諸家食有魚。華燈續光景,鳴笛問吹噓。
即事已陳跡,懷人方跂予。要官多謁禁,數子莫情疏。
啼鳥春猶淺,高花日勝初。朝回應見念,會語殿中廬。
今日承人乏,東州假傳車。勞生復去國,垂老欲捐書。
斗酒相為樂,諸家食有魚。華燈續光景,鳴笛問吹噓。
即事已陳跡,懷人方跂予。要官多謁禁,數子莫情疏。
啼鳥春猶淺,高花日勝初。朝回應見念,會語殿中廬。
如今因官員缺乏我被任用,前往東州赴任暫借傳車。勞碌一生又要離開京城,年老了真想棄絕書卷。大家一起飲著酒尋歡作樂,各位家中生活富足。華燈延續著美好時光,鳴笛之聲似在探問前程。眼前之事很快會成過往,懷念友人我翹首以盼。重要官職多有拜見限制,希望你們不要情分疏遠。春天尚早啼鳥聲聲,高處的花一天比一天開得好。上朝回來應會彼此掛念,日后在殿中官舍再相聚交談。
承人乏:因官員缺乏而被任用。
東州:指京東地區。
傳車:古代驛站的專用車輛。
勞生:勞碌的人生。
去國:離開京城。
捐書:棄絕書籍,這里有歸隱之意。
跂予:踮起腳跟遠望,形容盼望。
謁禁:拜見的禁令。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應是在被任命前往京東赴任時,同舍官員在觀音院為其餞行。當時官場可能存在人員調配等情況,詩人年老還要奔赴新職,心中有感慨也有對友人的不舍。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赴任時的復雜心境和對友人的情誼。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平實的語言將離情別緒和對未來的期許展現出來。在文學史上雖無特別突出的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
田夫踏車如踏弩,田婦踏車心更苦。老天不雨將奈何,稻隴看看作焦土。我行見此三嘆息,欲助農忙恨無力。假令一旱似往年,豈獨憂貧復憂賊。我雖七尺金紫身,圣恩許作歸耕人。詩書不了糊口計,與爾將來同苦辛。擊鼓揚旗禱神福,且莫先憂食無粥。賢侯恤民天所憐,好雨時來歲還熟。
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鑒,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據。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憂心悄悄,慍于群小。覯閔既多,受侮不少。靜言思之,寤辟有摽。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真是瑤臺月下仙,徐熙落墨若為傳。輸他巧思紅裳女,寫出幽姿意宛然。
翁為髯相小尤稀,此卷于今信絕奇。墨暈淺深行筆意,紅光上下吐珠時。名高擅世無他手,語硬盤空況此詩。散發不知何處去,想應龍尾學騎箕。
珂馬長安道,趨陪幾見秋。那知遷轉地,翻動別離愁。光祿詩名遠,容臺禮數優。空山中夕夢,長繞鳳凰樓。
舟泊風林一雁聲,白蘋紅蓼共思君。月明江水多于海,雨后秋山碧似云。
遍折鏡中花,填作忘憂枕。百變陰晴一夢消,紅灺馀香沁。爻課鎮無憑,戲語偏成讖。倚醉相邀醒后身,林下裁云錦。
荒荒憑故壘,傳是石頭城。照返三山影,江流六代聲。露華臨夜白,天氣入秋清。俯仰悲人代,還看月影晴。
夜浪珠還浦,春泥象印蹤。
舊說筼筜谷,如今別有坡。為憐清節好,不厭綠陰多。暖逼冬生筍,涼深夏近荷。中郎如到此,應更擇良柯。
飄零無緒嘆途窮,搔首踟躕日已中。何處人聲似潮溯,黑云驟起滿山風。
狹路傾敧下澗隈,歸牛忽帶夕陽來??裾诘梢暅啛o奈,憑仗誰人拽鼻回。
?娟細竹玉玲瓏,裊裊纖腰不耐風。誰遣楚宮如意舞,婆娑對酒日西東。
稻隴塵飛早日紅,不堪秋事漸成空。好風忽送千山雨,戾氣全收百丈虹。父老歡聲隨地起,令君誠意與天通。他年欲續循良傳,野史先書第一功。
雙井詞源疏派遠,諸孫文采邈難攀。芝蘭晴日庭階外,花柳春風杖屨間。白發往來愁客路,青山歸去掩柴關。卻怪溪流離恨滿,寒聲永夜響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