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雍熙院興師房
習靜未離解,悟空猶著禪。
齋居性所近,古寺境蕭然。
瓶水寒生凍,爐香暝裊煙。
老僧眉雪白,晏坐已忘年。
習靜未離解,悟空猶著禪。
齋居性所近,古寺境蕭然。
瓶水寒生凍,爐香暝裊煙。
老僧眉雪白,晏坐已忘年。
想要習靜卻還未能完全脫離塵念,雖想領悟空性卻仍執著于禪法。日常吃齋本就與自己的性情相近,古老的寺院環境是如此寂靜。瓶中的水寒冷得結了冰,香爐里的香在黃昏中裊裊升起青煙。老和尚眉毛雪白,安靜地坐著已忘卻了歲月。
習靜:指修煉寂靜之心性。
悟空:佛教語,謂了然于一切事物由各種條件和合而生,虛幻不實,變滅不常。
著禪:執著于禪法。
齋居:吃齋修行。
蕭然:寂靜、冷落的樣子。
暝:黃昏。
晏坐:閑坐、安坐。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雍熙院時,被禪院的寧靜氛圍和老僧的修行狀態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對禪修生活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展現禪院的寧靜和禪修生活的超脫。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禪文化的關注和理解。
塞河詔下選丁男,明日彭城野戰酣。愁殺翰林歐學士,白頭騎馬望江南。
富貴寧論十八公,文章何羨筆花紅。從來天爵高人爵,看子名香月旦中。
早蟬鳴樹頭,歸棹渡江秋。孝子祠重建,徵君傳已修。淚痕雙苧袖,身世一弓裘。不學龍門客,逢人說遠游。
素手裁紅紙,凝神寫妙聯。墨香生陋室,清趣入新年。
桃源欲覓恐荒唐,此境依稀在海昌。避世嘗聞隱君子,問津何必待漁郎。絳霞蒸處層層遠,紅雨飛時點點香。欲效陶潛重作記,東風回首意微茫。
南歸雁蕩報郎君,老子精神健十分。不為瀛洲復相見,阿戎翻隔萬山云。
片紙殷勤贈跋篇,來從箕子舊朝鮮。六經原不經秦火,好為刊傳惠后賢。
晚霞明滅疏林響,迎風浪花如霰。陌上村童,牛鞭舉處,遙指山邊教看。壞墻幾段。道:「戰壘苔荒,炮臺塵滿;自息烽煙,風吹雨打沒人管。登臨憑吊舊跡,盡摩莎俯仰,發為長嘆。匝地搶林,驚天炮火,試問而今誰見。雄師一萬?卻不道秋來,寒潮侵岸。日夜濤聲,鬼雄猶作戰。
匏系彌年,江北江南,羨君去來。笑山橫南浦,朝來爽致,文書堆案,胸次生埃。放曠如君,拘縻如我,試問人生誰樂哉。真難學,是得留且住,欲去須回。何時竹屋茅齋。去相傍為鄰三徑開。撰小窗臨水,危亭當巘,隨宜有竹,著處須梅。坐讀黃庭,手援紫藟,一寸丹田時自栽。當馀暇,更與君來往,林下徘徊。
仙花三樹屋邊開,九節香蒲石上栽。一片綵云迷境界,此中疑是小蓬萊。
歸途貪看月,帶睡促宵征。旅夢風吹斷,客心雁過驚。路窮常遇水,云散漸臨城。曉氣清如此,連朝雨乍晴。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輻兮,寘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輪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淪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夢到巫山起較遲,花梢日在不多時。關心自對空梁語,一個飛來燕子知。
張公湖海士,載酒官道隅。冠蓋何繽紛,藹藹皆文儒。客行豈不遙,脫鞅還踟躕。開尊藉芳草,門有雙墳俱。借問泉下人,富貴今何如。寄語幔亭君,擾擾不可居。
淮海風回戰血腥,青原不改舊時青。中朝將士論功賞,讓與江南一白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