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浴室院閣 其一
秋霽登臨好,危欄百尺梯。
層城斜照里,雙闕五云西。
雜樹黃映綠,生煙高復低。
章臺少年子,走馬錦障泥。
秋霽登臨好,危欄百尺梯。
層城斜照里,雙闕五云西。
雜樹黃映綠,生煙高復低。
章臺少年子,走馬錦障泥。
秋雨后放晴時來此登臨十分美好,靠著百尺高的欄桿極目遠眺。夕陽斜照著層層城郭,雙闕矗立在五彩祥云之西。各種樹木黃綠相間,山間煙霧時高時低。章臺那些富貴子弟,騎著馬,馬身上配著錦制的障泥。
秋霽:秋雨初晴。
危欄:高欄。
層城:泛指城郭。
雙闕:古代宮殿、祠廟、陵墓前兩邊高臺上的樓觀。
五云:五色云,古人視為祥瑞。
章臺:漢長安街名,多為游冶之地。
障泥:垂于馬腹兩側,用于遮擋塵土的馬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在秋日閑暇時,于浴室院閣登高所見所感,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穩定、繁華的階段。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秋日登高所見之景和章臺少年的活動,展現秋日的美好與生活的繁華。其特點是寫景細膩,人物刻畫生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的生活場景和詩人的審美情趣。
劍水相逢梅始花,春風吹動長官衙。詩家到此須分別,不共河陽一處誇。
幸存萬死一吟身,燕賞良時豈厭頻。開到棟花風乍暖,啼殘桑扈雨辭春。清樽偏解欹愁客,短發空慚對故人。經此亂離今得見,論情便覺轉相親。
高明若韓蘇,方正如君實。太山當面前,瞠目不能識。誰能不由戶,可怪亦可惜。得若在家庭,迷殆胡越隔。向微程朱子,出手為開辟。我輩白日中,夜行至今日。化工溥萬物,不過亦不遺。何以能不勞,一理以貫之。寂然莫可跡,桴至鼓必隨。一朝十二牛,芒刃不少隳。制度自恰好,形樣咸無疑。夭桃且灼灼,箓竹各猗猗。有鱗盡淵躍,無翼不天飛。人心正爾妙,動靜悉如斯。樞紐在方寸,運化斯為基。眼前日萬變,堯舜一無為。此理無上下,大小隨所知。因物為順應,歡然鳴塤篪。何故天下人,利器不自持。妄端忽一起,紛潰終難支。天開真儒出,幽探萬化機。蒼蒼群生類,何事涂徑迷。楊氏枯不生,墨者散無紀。申韓明不仁,黃老信非禮。豈難定邪正,未足容臧否。世有顏孟徒,一鼓俘其壘。獨惟一妖鳥,來自昆崙趾。其高出天地,其毒踰蛇豕。名公不能辨,韓愈亦竊喜。高士溺其深,愚夫樂其鄙。精散不知收,魂飄不能止。五典潛掃除,三綱悉淪委。遂令四海人,沒溺懷襄水。絕非是似圣,大病在近理。仁哉天地心,特出程朱子。大中豈難明,不偏立可得。偏似扶醉人,中如正柱石。亭亭即道體,截截皆天則。一毫不可裒,一發不可益。舜君與堯民,萬世作程式。顏仁及曾孝,亦足立人極。倘或增減之,病痛自千百。立如偏重船,可坐見沒溺。形象亦易知,體段非不的。柰何秦漢來,如瞽于五色。
真僧駐錫處,云床在西峰。應物無所住,安知來去蹤。今來結青瑤,又向何山逢。白日無經聲,金飆但鳴松。懸思永今夕,杳靄秋天鐘。
渺渺羅湖波,蒼蒼古峰樹。中有一幽人,占斷湖山趣。有時駕扁舟,蕩漾湖中去。得魚即呼酒,醉臥云水暮。有時操斧斤,笑指峰頭路。天風吹浩歌,泠泠出煙霧。云夢系淮陰,長沙謫賈傅。軒冕信為榮,覆車尤足慮。豈若老湖山,安行無窘步。
立壁有天地,浮云無古今。仲冬諸客到,落日亂峰陰。峭峽通人過,危巖把酒唫。奇多看不徹,昏黑更登臨。
別也別也易,悲歡兩如戲。遽發春色青,萋動宿莽地。燕楚萬里余,春風不同季。此參彼如商,天命薄不啻。別也別也難,日夕天復邃。
雖擁軺車貴,蕭然似布韋。家依僧舍住,俸買古琴歸。海內勝流盡,民間廉吏稀。空馀詩卷在,展玩一沾衣。恰訝書題少,俄驚訃問臨。死方拋筆研,貧不涴珠琛。劫火難隳節,浮云肯動心。悲哉廣陵散,舊譜有誰尋。
去年玉輦侍端門,燈滿鰲山訝曉暾。寂寞沙陽山水里,也將膏火照黃昏。
起視青天分外青,滿天一點更無星。忽驚平地化成水,乃是月華光滿庭。筆下何知有前輩,醉中未肯赦空瓶。兒曹夜誦何書冊,也遣先生細細聽。
明月半溪水,歸人中夜舟。樹陰屯岸合,螢影入煙流。勛業生無取,田園老可謀。悠然發清詠,思繞白蘋洲。
春風送暖萬千家,足食豐衣笑語嘩。天日已同堯舜伍,江山好作書圖誇。故鄉又起騰飛步,時雨爭催改革花。多謝熒屏無阻隔,先傳喜報到長沙。
秋風林下起,亂葉正紛紛。只可醉時看,不堪愁夜聞。
日月相窮引歲除,古今元會復何如。時光有意同消息,物象何心自卷舒。舉目新亭依故國,傷心流水向歸墟。獨憐千載逢新甲,尚許三冬一夜馀。
亭亭孤塔聳青霄,常與云林伴闃寥。欲謝微官居勝境,恐因涼德負清朝。千章夏木宜傾蓋,一脈寒泉可棄瓢。眼底塵緣猶未斷,仙凡咫尺路迢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