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故相國尚書令忠獻公 其二
意氣萬夫望,衣冠八尺身。
有為悲鳳鳥,不作畫麒麟。
余烈周宗近,英威漢相真。
召棠終勿剪,晝錦仰鄉人。
意氣萬夫望,衣冠八尺身。
有為悲鳳鳥,不作畫麒麟。
余烈周宗近,英威漢相真。
召棠終勿剪,晝錦仰鄉人。
您意氣風發,為萬夫所敬仰,身材偉岸身著朝服。您有作為卻如同悲嘆鳳鳥不至的孔子,不愿去追求畫像于麒麟閣的榮耀。您的功業堪比周朝宗室,英武威嚴好似漢朝賢相。您的德澤就像召公的甘棠樹一樣不應被砍伐,家鄉人永遠敬仰您衣錦還鄉的榮耀。
萬夫望:為萬人所敬仰。
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這里代指官員。
悲鳳鳥:出自《論語·子罕》“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表示生不逢時。
畫麒麟:漢宣帝曾將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畫像陳列于麒麟閣。
余烈:遺留的功業。
周宗:周朝宗室。
召棠:召公在甘棠樹下辦公,后人思其德而不忍砍伐甘棠樹。
晝錦:指富貴還鄉。
此詩應是在相國尚書令忠獻公去世后創作。作者可能與逝者相識或對其功績有所了解,在其去世時表達追思與敬意。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時期,逝者作為重要官員,其離世對社會和當地產生一定影響。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忠獻公,突出其才德和功業。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廣泛影響,但反映當時對賢能官員的敬重。
高臺擬峴首,孤峰陵天姥。與子各壯年,車鮮馬亦怒。歲月忽欺人,于邁不可補。詎知喚仍回,藜床同夜雨。
漠漠秋陰雜雨霏,登山有興漫都違。坐深驲榻吟偏劇,望杳仙舟思欲飛。萬里壯心瞻日近,五更清夢逐潮歸。相看心事還相信,歲晚冰霜共結依。
世仇匪易遏狂奴,家賊依然防小姑。莫道夕陽光景短,未消逝處總堪娛。
渥洼天馬骨如龍,散步春郊苜蓿中。揩遍玉鬉塵未落,日斜宮樹影搖風。
花落春已暮,門開白云來。階前一片石,風雨留莓苔。
綠玉枝頭一粟黃。碧紗帳里夢魂香。曉風和月步新涼。吟倚畫欄懷李賀,笑持玉斧恨吳剛。素娥不嫁為誰妝。
翅剪霜綃別樣輕,腹饕風露有馀清。一泓池水兩垂柳,彼此賡酬無限聲。
眼中時事益紛紛,默坐相看我與君。秋老葉聲時作雨,夜寒海氣易成云。窮愁強飲終難遣,異地狂歌不可聞。千里映庵明月在,故應分照白鷗群。
畏日炎炎火傘張,扁舟掛席泛滄浪。飛流濺沫傾三峽,過崄方知有底忙。
故人音信絕,對月動相思。清露滴紅葉,此懷當告誰。秋風廣陵郭,正是望濤時。
忽忽歲將盡,人事可稍休。寒風吹桑林,日夕聲颼飗。墻南地不凍,墾掘為坑溝。斫桑埋其中,明年芽早抽。是月浴蠶種,自古相傳流。蠶出易脫殼,絲纊亦倍收。及時不努力,知有來歲否。手凍不足惜,冀免號寒憂。
誰其妙丹青,將軍獨曹霸。能開生面姿,拂絹貌照夜。偉哉千載后,萬金不當價。吾欲評斯文,善學如善畫。
遠續曹溪水更香,云腴深甃石陰涼。百靈呵衛龍天肅,一線潛通地脈長。病體偶從窺勝跡,塵心應得悟迷方。為邀陸羽來同宿,擊火烹茶試共嘗。
萬樹千枝等散沙,紛紛搖落各無家。下層空有扶持力,未得成陰一護花。
春江拍拍去帆孤,樹底人家燕引雛。曾向秦淮登暮閣,碧云低處認三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