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博未五十致仕歸蘄州
名宦于身甚纆徽,白頭青紫莫言歸。
曼容自以微官去,蘧瑗應知過事非。
笛竹滿山經夏冷,江魚如玉向秋肥。
避喧不厭塵紛遠,何況孤城人跡稀。
名宦于身甚纆徽,白頭青紫莫言歸。
曼容自以微官去,蘧瑗應知過事非。
笛竹滿山經夏冷,江魚如玉向秋肥。
避喧不厭塵紛遠,何況孤城人跡稀。
對于當官的人來說,官職就像繩索束縛著自身,不要等到頭發花白、身著官服時才說要歸隱。邴曼容因為官小而辭官,蘧瑗能知曉過去的過錯。蘄州笛竹滿山,經過夏天仍透著涼意,秋天江里的魚像玉一樣肥美。躲避喧鬧不嫌遠離塵世紛擾,更何況那蘄州孤城人跡罕至。
纆徽:繩索,比喻束縛。
白頭青紫:指年老而官位低,青紫為古時公卿服飾。
曼容:指邴曼容,漢時人,為官不肯過六百石,輒自免去。
蘧瑗:春秋時衛國大夫,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可能社會官場存在一些弊病,詩人看到吳國博未到五十就辭官歸鄉,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這種淡泊名利、及時歸隱行為的肯定。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吳國博的辭官之舉,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通過描繪蘄州美景體現歸隱之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對官場和歸隱的態度。
瑞芳樓下,有花中君子,群然相聚。笑把筒露浥,來慶黃堂初度。凈植無塵,清香近遠,人與花名伍。六郎那得,這般瀟灑襟宇。運了多少兵籌,依紅泛綠,向儉池容與。歌褲方騰持節去,未許制衣湘楚。紫禁荷囊,玉堂蓮炬,遍歷清華處。歸尋太乙,輕舟一葉江渚。
一日玄談合,韶光惜轉眸。雪消伊雒侍,風送舞雩游。此去情誰忍,經年業自悠。龍歸津影別,鶴過洞云留。方朔三冬趣,希文四海憂。勉旃瑚璉質,莫已琢磨修。
聊借新詩養性靈,崎嶇世道幾曾經。眼中人物空皮相,戰里河山遍血腥。出水荷花擎露白,受風梧葉逼窗青。晚來湖上涼堪納,閒看群鷗落遠汀。臥盡驕陽晝正長,井梧禪榻靜山房。扇風涼透驕兒夢,石硯詩爭碧稻香。烽火未荒歌舞地,牢愁欲負少年場。巢由今世將何用,空憶貔貅鎮四方。莽莽中原起戰埃,疏狂卻愧濟時才。窗含碧柳聽蟬唱,簾卷飛云看雨來。竹徑人歸新月上,蓮塘風靜野船開。湖山到眼閑如此,詩思樽前費剪裁。未許揮戈上戰場,閑居景物細平章。萍因岸障風難散,荷為花嬌葉自香。竹影半窗清畫絕,桐陰遍地碧云涼。新詩寫就渾無事,臥聽鄰雞唱夕陽。
幽棲略具便休官,帝遣蒲輪喚不還。大似文元居道院,又如退傅過香山。夢回帷幄青冥上,醉墮風波浩蕩間。向使胸中有榮辱,那能八十鬢毛班。登門疇昔奉從容,婺越之間一水通。今日江東無賀老,去年床下拜龐公。舊來論議多遺落,新出傳聞或異同。已矣從誰判真贗,汗青連屋未施功。
南山得話歲寒期,道合寧論會面遲。元亮休官能入社,少陵問法悟觀詩。茶烹石鼎新敲火,衣掛云松舊偃枝。自是一閑天所放,日高尚閉竹間扉。
春河曲曲柳絲絲,碧草如煙杏滿枝。開盡畫船天未午,游人猶悔上船遲。
天與芬芳色奪妍,含風和露靜娟娟。無言自吐馨香意,微笑誰知婀娜傳。不入御園催麗句,獨臨精舍映枯禪。高枝若使能移接,繞座繁英出檻前。
天地繇來氣主張,未開未辟道難量。若教蒼昊能搏捖,肯使伊人禦瘴鄉。
見說團欒醉壽觥,椒盤長近歲崢嶸。今年臘里欣逢閏,直待春回卻舉行。
數年王事里,奔走愧纓冠。行止惟天在,弦歌敢自安。云松看臥鹿,風竹聽鳴鸞。奉母馀春酒,須君罄一歡。
病渴夢飲得空瓶,周游求之風水腥。碧血銷來意了了,清眸拭起秋熒熒。昨夜前夜未落葉,一聲兩聲時叩扃。虛帷坐深月漸沒,冷淚沾枕難為明。
濕熱相鉤引,災延一股傷。扶墻猶勃率,拄杖學商羊。筆下無新句,瓶中已缺糧。客途誰念我,合眼夢家鄉。
學仙深愧似吳郎,賴有吾廬兩子蒼。疑是廣寒宮里種,一秋三度送天香。
東西二樵山,有如日與月。相望不相知,夢魂常恍惚。四百馀峰高復低,難將七十二峰齊。飛橋恨不長千丈,朝向東樵暮向西。東樵四百三十二峰,西樵七十二峰。
凍云凝墨水籠煙,塞上輕寒欲雪天。早識文名夸洛下,喜傳詩禮到梅邊。夢中香島情千里,血里春光恨四年。極目萬方烽火里,大風高唱一潸然。卅年南社興亡感,萬里詩名萬里樓。百戰河山文似虎,一江風月客如鷗。移家何必陶潛柳,浮海終須范蠡舟。流涕天涯人莫問,孤懷不盡少陵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