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題間字韻
棟宇云生覆畫欄,御風身在杳冥間。
露頭不覺吹烏帽,熱手猶須握冷環。
欲斷嘶蟬仍自續,倦飛孤鳥亦知還。
君看老驥驚秋意,日暮涼生十二閑。
棟宇云生覆畫欄,御風身在杳冥間。
露頭不覺吹烏帽,熱手猶須握冷環。
欲斷嘶蟬仍自續,倦飛孤鳥亦知還。
君看老驥驚秋意,日暮涼生十二閑。
房屋上云朵如覆蓋在畫欄之上,我乘風置身于高遠幽深之處。風吹著卻沒察覺吹落了烏帽,發熱的手還握著冰冷的玉環。想要停止鳴叫的蟬聲仍斷斷續續,疲倦飛行的孤鳥也知道歸巢。您看那老驥也感受到了秋意,傍晚涼氣襲來,我在這十二閑中。
棟宇:房屋。
杳冥:高遠幽深的樣子。
烏帽:黑色的帽子。
冷環:冰冷的玉環。
老驥:年老的駿馬,常比喻有志向的老年人。
十二閑:可能指馬廄,也有說法指十二種閑適的狀態,此處結合詩境或指一種閑適的環境。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明確創作的準確時間和地點。但從詩中秋景描寫和感慨來看,可能創作于秋季,詩人或許在經歷了一些人生起伏后,處于相對閑適的狀態,借景抒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秋景抒發人生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清幽,語言對仗工整。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創作技巧。
山花何如水花潔,江鄉又作三年別。銀潢一派寫秋光,綠浪紅云幾明滅。孤標不藉闌檻護,皓質豈因泥滓涅。江梅沖寒面如玉,巖松積歲髯疑鐵。清嚴淑麗各有態,根性已是多生結。銅池碧影落天鏡,東軒未到吾能說。一泓便有五湖意,造物信可兒童竊。翠盤跳珠散涼雨,夢回曉枕聲未絕。恍疑誤入水仙府,萬隊紅妝擁旌節。鑒湖終期明主賜,云錦只恐天機撤。書生儉算亦有計,勝賞直與吟詩折。
圣朝司憲重才華,況復三吳近帝家。右掖清風生桂樹,西湖新雪到梅花。府中此日逢聯璧,天上何年共泛槎。具慶高堂多喜氣,繡衣綵服照晴霞。
春風似舊花仍笑,人生豈得長年少。我與兒兮各一方,憔悴看成兩鬢霜。如今豈無騕裊與驊騮,安得送我置汝傍。胡塵暗天道路長,遂令再往之計墮眇芒。胡笳本出自胡中,此曲哀怨何時終。笳一會兮琴一拍,此心炯炯君應識。
情懷難展強吟詩,吟得詩成情轉癡。怕見天邊一輪月,只因曾照并肩時。別后容顏夢里知,花明柳媚倍相思。紙窗風物無窮意,記得臨床共聽時。匆匆分手又殘春,相隔天涯別恨新。料得清宵花月下,憑欄應念故園人。棠紅梨白各爭妍,滿眼春光別恨添。兩地迢遙徒悵望,不知何日著歸鞭。
山中氣候冬春近,江上帆檣早晚回。曾草詞章扶日馭,肯將文字說天臺。
山翠夕陽天,齋居息眾緣。倦啼將暮鳥,哀咽過秋蟬。榻靜喧松雨,窗疏納竹煙。微吟多信步,行到蓼花邊。
太液洞高秋,晴波入晚游。露香荷氣潤,云白柳風柔。紅袖爭牽纜,黃門學棹舟。君王回顧笑,妃子唱《齊謳》。
一例春風相哺乳,一例生靈,造物何偏護?蝶意蜂情紛似雨,斯人獨在湯中煮。畢竟于人何罪忤?遍體綾羅,仍去栽桑樹。便脫繭衣非赦恕,人間八面陳燈炬。
天欲吾民起困窮,就教自擇孰如公。歡顏疾痛呻吟后,樂意耕桑隴畝中。盡有深長開幕畫,若無華藻到邊功。只今未覺詩書力,去久猶當說大馮。浮云出處泊無情,來輒成違去輒明。解后一時如失計,崢嶸千古卻收名。靜修香火寧非愿,歸對漁樵更覺榮。旋汲惠泉烹顧渚,春風杖屨及山行。
萬丈飛虹出碧峰,涓涓一脈對龍宮。若教滴入蒼龍口,變作甘霖濟萬農。
昭代文明治,先儒理化行。九疇皇極建,萬象泰階平。一德乾坤正,諸經日月明。桂宮紛佩玦,璧水集簪纓。丹穴生靈鳳,滄溟出大鯨。岷峨山郁嵂,苕霅水澄泓。兩地氣鐘秀,百年人間生。宣尼垂筆削,文節闡家聲。孝友心無忝,忠貞石可銘。力言扶正學,格論見深誠。之子諸孫行,為儒命世英。棘闈初戰藝,薇省即揚名。虎榜斯高揭,龍門忽下傾。褐衣雖見錫,黃卷愈研精。捧檄來東壁,臺成樂毅親。寧為猵見笑,勿以蠖求伸。喋喋羞同志,棲棲憶故人。鳥飛應擇木,魚逝必驚綸。爆竹歲云暮,椒盤日便春。依然弦誦地,童稚會比鄰。
梅花消息未闌珊,春入千門笑語喧。人道上元新甲子,從頭卻數太平年。
地上橫霜天上日,兩相輝射乾坤白。壟中二鳥相逐飛,一鳥枝頭鳴而立。老樹之旁斜村莊,居人牌桌列坪場。老者咿喁似談古,拄藤手杖倚紅墻。小兒忽自墻后出,爭賽春鞭響誰激。更小蹣跚來觀車,以舌吮指立道側。
我懷貞煉士,多在巖谷陰。惟有高林月,長知望遠心。
司倉雖小職,京國掌軍儲。天近屢朝見,官閒如隱居。秋風三畝宅,春雨一園蔬。咫尺頻相過,毋煩重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