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十九日雨后
常年過臘雪猶繁,澤國春光已可憐。
初怪醉魂迷甲子,稍知客路斷山川。
柳條著雨看成綠,花蕊融冰乍欲燃。
避地早辭車馬跡,杖藜猶有里中賢。
常年過臘雪猶繁,澤國春光已可憐。
初怪醉魂迷甲子,稍知客路斷山川。
柳條著雨看成綠,花蕊融冰乍欲燃。
避地早辭車馬跡,杖藜猶有里中賢。
往年臘月雪還很多,水鄉的春光已惹人憐愛。起初怪醉酒后神魂迷失了日期,漸漸知道旅途因山川阻隔而中斷。柳條經雨眼看要變綠,花蕊化冰乍看像要燃燒。躲避戰亂早已遠離車馬蹤跡,拄著藜杖還有鄉里賢達相伴。
臘:臘月,農歷十二月。
澤國:多水的地區,水鄉。
甲子:這里指日期。
杖藜:拄著藜杖。
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確切考證,但從“避地”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戰亂時期,為躲避災禍而輾轉他鄉。在臘月十九日雨后,看到冬末春初的景象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冬末春初之景,抒發避地時復雜情感。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觀察和情感表達。
葉罥清疏,花房掩覆,重重密密相值。粉白含嬌,緋紅吐艷,只少映階瑤碧。雕欄錯列,渾不減、朝酣春色。金帶圍開何處,烏紗人正難得。
別苑衣云似織。雨廉纖、暗塵新浥。素手折來休伴,澤蘭輕擲。閒向豐臺訪覓。有當日、西施采芳跡。一路香風,吟邊鬢隙。
宜竹宜松,宜山宜溪。
有月與風,無適不宜。
在我窩兮不可攖,千頭萬緒叢關心,才聞一聲無一星。
情態云閒,身心月寒。
鼻孔氣出快,髑髏津瀝乾。
鱗龍游躍兮雨翻雷吼,鯤鵬變化兮海運風摶。
與君同是再來僧,
共撥寒灰聽水聲。
談罷不知廬阜月,
只疑青海寺中行。
落日江田暝,
荒煙下戍樓。
佳兵匪祥器,
遺袂幾中洲。
鬼火平林夜,
殤魂海國秋。
誰將上方劍,
一為剪蛟虬。
露寒臺前曉露清,昆明池水秋色明。搖環動佩出層城,鹍弦鳳管奏新聲。上林蒲桃合縹緲,甘泉奇樹上蔥青。玉人當歌理清曲,婕妤恩情斷還續。
蒞政洪林獨擅聲,
喬遷共喜沐恩榮。
花飛南浦春初暖,
舟發西江雨正晴。
分郡一方為上相,
去思千里系中情。
遙知此去應難久,
臺鼎期登輔導清。
邊俗稀曾識此科,
南方地暖北寒多。
孤芳莫念違天性,
無奈深恩愛育何。
嚴君去云久,手植已成荒。
促戚遠行歸,顧眄心徬徨。
言薙蔓草蕪,再汲清池潢。
玄功不遐棄,時及仍芬芳。
故物幸茲在,慰悅如有將。
見此聊相慰,笑舞襕斑裳。
祖帳人如玉,
燕山十里亭。
一樽花下倒,
五馬柳邊停。
隴樹遲春雨,
秦云照福星。
莫嫌分鷺簉,
名在御前屏。
自古豪華如轉轂,
武安若在憂家族。
愛子雖添北渚愁,
外家已葬驪山足。
三峽連明月
九華多白云
傷心江上望
春樹綠紛紛
漠漠春江細雨來,
江頭漁父唱歌回。
青林穿去無蹤跡,
生怕逢人肉眼猜。
正瞢騰歲月,底處銷愁。金奏急,笛聲柔。看秦云冉冉,和風裊裊,花團爨末,菊部班頭。中有一人,惠而好我,情在歌喉低處留。春事剛逢九旬過,秋波一轉大千收。
無奈彩云易散,風流頓歇,陽關長、只索休休。休倚柱,莫拋球。非關繾綣,不是綢繆。知己難逢,千金難買,國香何在,百卉何稠。素心人偶,是三都妙手,行吟立望,新月如鉤。
冥冥而覺,全真絕學。
海口自吞,駟舌須縮。
圜混有光兮老蚌之胎,空同無物兮枯龜之殼。
個事而窮通,作家不啐啄。
語出科模,用無棱角。
叢林笑相看面也萎萎羸羸,三棒打不回頭也齷齷齪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