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汴上口占寄韓玉汝
戍鼓鄰雞催啟關,繁星未墜重愁顏。
云含雪意朝寒外,河帶冰光曙色間。
去遠不堪登灞涘,言歸時復念東山。
梁臺客在文章盛,修竹何當復共攀。
戍鼓鄰雞催啟關,繁星未墜重愁顏。
云含雪意朝寒外,河帶冰光曙色間。
去遠不堪登灞涘,言歸時復念東山。
梁臺客在文章盛,修竹何當復共攀。
戍樓鼓聲和鄰家雞鳴催促城門開啟,繁星還未墜落,我滿臉愁容。云朵帶著下雪的跡象,在早晨的寒氣之外;黃河泛著冰光,在黎明的天色之間。去遠方已不忍登上灞水岸邊,說要歸去時又常常思念東山。梁臺的賓客才華出眾文章興盛,何時能再一起去攀登長滿修竹的地方。
戍鼓:戍樓的鼓聲。啟關:打開城門。
重愁顏:滿臉愁容。
灞涘:灞水岸邊,常指送別之地。
言歸:說要回去。東山:指代隱居之地。
梁臺:借指文人聚會之所。
修竹:長竹。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在離開某地前往汴上的途中,早晨看到汴上的景象,觸景生情,思念友人,同時也流露出對仕途奔波的厭倦和對歸隱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離情和對歸隱的向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技巧。
呀,春到人間處處花。墻角下,竹筍暗抽牙。
病來渾似墮尼連,病去俄成自在天。為語報身俱是幻,不知真境在誰邊。
彌綸六合,迥絕寥廓。周知旁行,卓彼先覺。
東南白鶴清且孤,往歲亦上黃河圖。刊山注海功立就,萬姓得免魚鱉區。商宗午夜夢良弼,曉入豸府風雷俱。諸難歷嘗漢太傅,三物竟付周司徒。平生蓬藋切山斗,畫省未敢輕摳趨。涯師丈席一相睹,冰雪落齒幽襟孚。維公鳳凰下千仞,安能顧此雞與鳧。芝蘭蕭艾兩不棄,亦謂此是同年雛。開心已覺江海傾,憂世忽睹春陽鋪。宰臣謀國知即語,遠視萬里如坐隅。嗟哉萬事動有拘,安得回天如轉樞。上為文武佐張弛,下為匹夫匹婦完肌膚。后生小子非獻諛,亦豈抵好吹齊竽。斯文世契有相感,景望詎忍分云涂。
功業終令萬古傳,豈惟文采動當年。曲江相繼成雙廟,慶歷同稱有四賢。
故鄉山水忍相違,聚首無端又北歸。一路春風梅正發,幾家冬雨麥初肥。杯盤祖席離情苦,車馬長亭曙色微。主上只今求道切,敢將忠孝負庭闈。
瀛州風景最清真,一代人材盡鳳麟。莫道深山更深處,旁觀都是下棋人。
江南竹,清潤絕纖埃。深徑欲留雙鳳宿,后庭偏映小桃開。風月影徘徊。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淚空流妝點在,羊車曾傍翠枝來。龍笛莫輕裁。
閑階寂寞苔痕透,蓬門雖設常關。吟筇倚聽水潺潺。此身無恙,仍寄五云山。風情老大今何有,歸來白發皆新。幽吟獻嘯自成春。了無尤怨,莫道是騷人。
飛閣游仙事本奇,漢濱千載動群疑。徒傳費老遺蹤處,不見劉林墮羽時。芳草仍嬌洲上碧,梅花誰放笛中枝。看君獨壯磯頭水,八百洞庭知未知。
秋野肅肅,秋草萋萋,天空雁度呼鷹時。一馬前行四馬隨,前者回顧相指揮。最后兩人俱下馬,一人拱手俯聽之,一人挐獐毛色肥。角弓在韜箭在房,人馬意態何遲遲?知從底處射獵歸,莫是營州少年并州兒。閒中貌此知為誰,筆力精勁妙莫窺。我疑此畫有似汲冢古書出,蠹簡殘逸有缺遺。不須完足自可寶,古人日遠何由追?嗚呼古人日遠何由追。
早露鋒铓獲見尋,最于文苑用功深。棄捐應只分毫事,誰肯留連一寸心。
昔予祗行役,驅車向中原。中原饑饉馀,氛祲日以煩。白骨亂如麻,黯然銷神魂。朱門郁蕭條,哀哀諸王孫。君今復持節,翩翩過夷門。不知周遺民,今有幾家存。況今旱為虐,五月黃塵昏。知君負經濟,雅志念黎元。當其授簡時,應為廢朝飧。莫以董賈筆,虛負鄒枚言。愿賡云漢篇,歸來達至尊。
重陽過后補登高,深入茫茫云霧巢。七十二峰忽不見,低頭雙屐在重霄。
枚卜云山醉隱居,可能無地置屠蘇。駕飛鴻去翔寥廓,羨殺高人李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