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深甫新種樹
壽張樹梓待成器,方朔種桃因著花。
古人既信十年計,野老今知五柳家。
幽鳥鳴春能信宿,翠陰向暑會交加。
甘棠不忘角弓賦,與子相好情無涯。
壽張樹梓待成器,方朔種桃因著花。
古人既信十年計,野老今知五柳家。
幽鳥鳴春能信宿,翠陰向暑會交加。
甘棠不忘角弓賦,與子相好情無涯。
壽張種下梓樹是為了讓它長成可用之材,東方朔種桃樹是因為它能開花。古人既然相信種樹有十年的長遠規(guī)劃,我如今也知曉像陶淵明那樣隱居的生活。幽鳥在春天啼鳴能停留兩三日,翠綠的樹蔭到夏天會相互交錯。人們不會忘記《甘棠》之詩和《角弓》之賦所表達的情感,我和你友好的情誼沒有邊際。
壽張:東漢時的縣名,這里可能泛指重視種樹成材之人。梓:一種樹木,木材可用于制作器具等。
方朔:指東方朔,傳說他曾三次偷食西王母的蟠桃。
十年計:出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指種樹是長遠規(guī)劃。
野老:作者自稱。五柳家:指陶淵明,他號五柳先生,這里表示隱居生活。
信宿:連宿兩夜,這里指幽鳥停留一段時間。
甘棠:《詩經·召南》有《甘棠》篇,表達對召公的懷念。角弓:《詩經·小雅》有《角弓》篇,表達兄弟間應相親相愛。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看到友人新種的樹,聯(lián)想到古人種樹的故事,從而引發(fā)對生活和友情的思考。當時社會可能相對穩(wěn)定,詩人處于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tài),有心境去關注自然和友情。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種樹長遠規(guī)劃的認可,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與友人的深厚情誼。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古代文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友情的珍視。
逢迎欣晤語,喜氣破嚴凝。
汩沒嘆塵吏,安閑輸野僧。
宦情元自薄,俗眼莫相憎。
松竹開三徑,他時我亦能。
情緒長隨節(jié)物遷,老逢元日更凄然。
春風未省搖心曲,臘雪空留點鬢邊。
加我四年終易學,長君一歲尚塵緣。
何當同伏嵌巖下,添取爐中住世鉛。
老來愈覺白駒忙,眼看重陽又一陽。
心似死灰飛不起,技如寒日短中長。
厭看賓客空投謁,強對妻孥略舉觴。
回首山陰酬勸地,應憐鴻雁不成行。
榮國諸孫迥不同,妙年英氣吐長虹。
圣經每陋三家學,文陣平收一戰(zhàn)功。
可但芹宮滋教雨,更看花縣暢仁風。
詩書滿腹成何事,惆悵舟移夜壑空。
雪里寒梅歲又新,粘枝的皪已開勻。
行人邂逅先傳信,枯卉逡巡欲問津。
他日調羹憑傅鼎,此時漉酒借陶巾。
粉腮紅跗休輕放,醉賞從人笑伯倫。
我觀靖康初,塵氛蒙帝闕。君臣失上著,社稷幾危絕。
君時沉布衣,抗疏何悲切。言聽豺狼誅,狐貍肝膽裂。
鐵騎稍稍去,佞諛歸一轍。小臣更不容,排擯爭媒蘗。
后來禍何如,欲語氣先噎。七年坐閉廢,口舌宜鉗結。
技癢不復禁,囊封仍論列。朝廷果召還,愛士如饑渇。
魏闕心久馳,行色安可遏。江山阻且長,忠信自平達。
露肘見天子,首薦經綸說。邦榮身亦榮,無愧古明哲。
少時喜節(jié)物,常恨春來遲。
而今新年至,懷抱不勝悲。
兒童薦椒酒,未飲增長欷。
陜洛果何罪,半世戎馬嘶。
坐令冠蓋流,星散鳥擇棲。
回頭望鄉(xiāng)國,淚雨秋凄凄。
我公關中豪,志氣青云齊。
誓當剪豺狼,不復問狐貍。
夫何丘壑間,從事酒與詩。
煙塵要一掃,櫜弓臥鼓鞞。
天下維泰山,置器安不危。
廓廓大丈夫,功勛千載奇。
陰森百畝林,所向無不好。
俗客豈曾來,幽處通蓬島。
一色盡瑯玕,堅潤真可寶。
天風時脫葉,滿徑堆殘槁。
適然賓客至,課奴先痛掃。
要使吾心凈,置之勿復道。
潛鱗思縱壑,倦羽欲歸林。
平生山水興,過眼必登臨。
況復西風來,天云布層陰。
殘暑退十舍,新涼直萬金。
寒光流素魄,遠碧露危岑。
高士感時節(jié),忘言發(fā)幽琴。
子期不可作,天地知吾心。
林木為之振,人間無此音。
詩成寄孤客,清飇一披襟。
會當逢好景,藜杖去相尋。
陰陽升降定沉浮,九候之前大火流。
人遠祗同千里月,天高誰放一輪秋。
飛螢眇眇何時見,驚鵲紛紛特地愁。
陋屋窮簷無不照,清光豈獨射高樓。
小邦人物大邦同,萬屋鱗鱗氣鬰蔥。
誰挈神峰離海底,幻將廛市納壺中。
垂簾擬學山陰畫,飛舄難乘葉縣風。
舉首穹旻才一尺,敢憑正直謝天公。
地豁天開眼界寛,兩山相對列巑岏。
多情煙樹連村暗,不事沙鷗照水寒。
立馬躊躇饒野興,抗塵奔走尚粗官。
歸來凖擬江湖計,不負蓑衣與釣竿。
封典寵巖穴,褒言華日星。
其誰盡如詔,何暇更名亭。
公昔善教子,家傳惟治經。
當年云榜揭,今日璽書形。
籍已貴同省,坐應嘗隔屏。
公余褫簪綍,彩服戲家庭。
池塘不似昔年春,蝶亂蜂狂更惱人。
莫傍花叢看婉娩,且懷詩卷誦清新。
山林祗管縈魂夢,寰宇無端變刼塵。
遙想江東憂未歇,可能熟醉巧謀身。
邉城贏得自由身,富有江山豈是貧。
水榭晴云來幾席,月庭香霧濕衣巾。
已邀松竹為三友,更列圖書作四鄰。
不會世間機巧事,無思無慮樂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