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暄
聞道帝師仍負暄,遙知愛景滿維垣。
鷹揚肯顧踆烏逝,龍袞尤憐夸父奔。
赤舄正宜隨步武,白駒那敢離庭軒。
野人皆欲獻天子,他日期公助一言。
聞道帝師仍負暄,遙知愛景滿維垣。
鷹揚肯顧踆烏逝,龍袞尤憐夸父奔。
赤舄正宜隨步武,白駒那敢離庭軒。
野人皆欲獻天子,他日期公助一言。
聽聞帝師還在冬日曬太陽,料想那溫暖的陽光灑滿了墻垣。像雄鷹展翅怎會在意太陽西落,天子更憐惜像夸父般追日之人。穿著紅鞋正適合追隨帝師腳步,時光怎敢讓帝師離開庭院。山野之人都想向天子進獻心意,日后期望帝師能幫著說句話。
負暄:冬日曬太陽。
愛景:指冬日的日光。維垣:墻垣。
鷹揚:如鷹之飛揚,比喻威武或大展雄才。踆烏:古代傳說中太陽里的三足烏,代指太陽。
龍袞:天子的禮服,代指天子。夸父奔:夸父逐日的典故,這里指有追求、有志向之人。
赤舄:古代天子、諸侯所穿的禮鞋,這里借指帝師。步武:腳步。
白駒:比喻時間。庭軒:庭院。
野人:山野之人,這里是作者自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作者可能處于渴望得到朝廷賞識、有機會施展才華的階段,而帝師在朝廷中有一定影響力,作者希望通過帝師向天子推薦自己。
這首詩主旨是作者借對帝師的贊美,表達自己想得到天子任用的愿望。其特點是用典恰當,意象豐富,語言莊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尋求仕途的一種心態。
多年游宦途,歷覽山川勝。滄溟器宇宏,籍籍才名盛。一朝謝軒裳,甘分安前定。冠蓋集都亭,餞別興歌詠。維時暑雨霽,赤幟行權令。薰風散微涼,驛路炎塵凈。迢遙望茅山,云峰相掩映。去去莫遲留,兒童候蘿徑。
山寺數聲鐘,霏霏度林薄。夜久霜氣嚴,林間下樓鶴。
冰霜寒序集,燈火夜堂深。高臥塵侵榻,長吟雪滿簪。空存三寸舌,不負百年心。慷慨能忘死,饑寒亦易禁。
休賭休飲休保人。減些煙焰少婪塵。能搜己過為長便,不見他非獲好因。驚寵辱,樂清貧。修心養性惜精神。常憑如此成功行,明月清風作友真。
舞劍臺前傾玉壺,梧桐花飄雪片粗。且須沈醉休言別,別后相思萬里途。
華開在今朝,華落不終夕。開落如君恩,丹心不可易。
羞春花靨冷。怨星夢寒時,芳心自省。遮莫君歸,又寶鉤風細,麝爐煙暝,何處飄零。總身似游絲無定。今日春風,明日秋風,垂陽甃井。記憶芰花小艇。共淚眼深深,凝情半頃。但得相親,便拼凝夢里,寧愁路回。一枕忱人,慵自把、鬢云細整。盼伊雙燕飛表,玉樓遙憑。
秋水雙瞳欲剪波,江湖俠骨恐無多。松風吹盡人間事,浩氣難平未肯磨。
衰年懷抱向君開,春晚留連把酒杯。窗草霏霏含綠雨,林花片片落蒼苔。田園成趣聊堪適,故舊相逢能幾回。揮翰題橋空有志,白頭司馬愧無才。乾坤漸老百年身,埽地焚香靜里春。巢燕向人爭學語,山杯留客細傾銀。迂疏無用真堪笑,離亂相尋轉見親。未卜此生歸定處,青冥何敢更求伸。
千載吾王此舊都,登源流水綠成湖。斷碑丘壟收云氣,長劍風塵憶壯圖。山隔游亭聞綠照,云封仙洞似蓬壺。聯鑣英俊來應慣,路轉峰回不問途。
凡花雖艷艷在眼,梅花帶清清入骨。時人喜艷不喜清,綺言麗語寓輕忽。池邊之梅格又高,霜月次第上林皋。平生愛梅被梅惱,梅亦憐吾非年少。
紅臉初分翠黛愁,錦筵歌板拍清秋。一樓春雪和塵落,午夜寒泉帶雨流。座上美人心盡死,尊前旅客淚難收。莫辭更送劉郎酒,百斛明珠異日酬。
蜂迷蜜甕朮絲香,蟻泛花瓷碧玉漿。縣僻人稀寒日晚,古松樛翠出危墻。
江南二月楊柳陰,薊門雪花三尺深。祇為和歌燕市好,不知臺上有黃金。
古來北方善騎射,材力往往矜豪雄。吾觀《金人擊鞠圖》,意氣已欲橫土中。黃旗雕羽指天黑,繡柱龍鱗掀日紅。鳴鞭縱轡捷一發,左回右折如旋風。流星迸亂拂衣里,飛電翕忽生馬鬃。極知此藝較輕矯,馳騁亦似觀成功。后來唇齒不自惜,縱習武勇終亡國。當時得失爭一丸,百歲安危復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