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史正孚
再提試筆入南宮,落紙文章近更工。
一第聲名光晝日,十年意緒散春風。
眼驚梁苑花枝靜,心豁秦川酒盞空。
材大莫嫌關賦冗,青云知己有諸公。
再提試筆入南宮,落紙文章近更工。
一第聲名光晝日,十年意緒散春風。
眼驚梁苑花枝靜,心豁秦川酒盞空。
材大莫嫌關賦冗,青云知己有諸公。
再次提筆參加科舉進入南宮考場,落筆寫成的文章比以前更加精妙。一旦科舉及第聲名便如白晝之光般榮耀,十年的思緒都如春風吹散。眼睛驚見梁苑里花枝靜美,心情因在秦川飲酒而暢快。你才華出眾不要嫌作賦繁瑣,在仕途上有諸多知己會助你青云直上。
南宮:指禮部會試,因在尚書省之南,故稱南宮。
一第:科舉考中。
梁苑:西漢梁孝王所建的園林,這里泛指名勝之地。
秦川:泛指今陜西、甘肅秦嶺以北的平原地帶。
關賦:可能指與科舉相關的賦作。
青云:比喻高官顯爵。
推測此詩創作于友人史正孚科舉及第之時。在古代,科舉是文人進入仕途的重要途徑,科舉及第意味著能獲得聲名和地位。詩人在友人成功后寫下此詩,表達祝賀。
這首詩主旨是祝賀友人科舉及第,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科舉成功的重視和美好祝愿。
東門祖道向西歸,又見秋風動葛衣。三晉云山今日重,二疏風致古人稀。臣忠共識君為圣,今是還知昨未非。我病十年難下拜,太行回首思依依。
饑腸有句欲吐,陋巷無人肯來。薄晚飄風驟雨,終年枯木寒灰。
夜江霧里闊,新月迥中明。溜船惟識火,驚鳧但聽聲。勞者時歌榜,愁人數問更。
山澤春明麗,林樹郁峭茜。游步何從起,涉澗行屢轉。幽泉響層曲,蔓草綿芳甸。在岸心已遂,經丘始回面。巖崖驟誰創,嵐嶺遙自薦。蒼梧凝陰吹,彤霞散晴電。庵藹蒙籠間,一水光練練。沉沉潭洞古,潛龍不復見。觀頤委物育,解作凝神變。臨深備戒慎,登高欲瞑眩。游目信虛無,探已有常戀。靈芝事曖昧,采薇庶游衍。行已東郊歸,祈年急視膳。
詠號當宵燭,悠然上海蟾。歷歷千尋削,蒼蒼一點尖。霧中藏虎豹,云里柱東南。吾將來卜筑,鄰舍走無嫌。
磴道交煙竹,陰陰掃不開。人惟盤石坐,客是白鷗來。葉盡山無影,花多水有苔。松脂新服食,白發莫相催。
君不見李廣難封侯,黃楊厄閏年。黃楊厄閏短復短,白頭李廣徒稱賢。又不見章臺柳枝高拂輦,今日青青明日剪。淮陰金印大如斗,鳥盡弓藏烹獵狗。檣烏高揚白馬馳,中流失瓠知不知。前途利鈍吾何有,請君試酌松陵酒。
有美家聲舊,能忘吏事勞。官淹龐統驥,佩羨呂虔刀。早識駒千里,爭看鳳一毛。臨岐方悵別,西望嶺云高。
已分生涯付酒徒,有懷今昔愧潛夫。麥秋乍薦馀蔬甲,霜節初迎亦筍廚。法乘敢論窺寶象,清愁聊以答啼烏。仙人試下云中蓋,看取禪心定也無。
曉晴載酒游花間,何限風光豁笑顏。春斝淋漓衫袖濕,野芹參錯鬢毛班。風來紫水千重浪,雨后黃云萬疊山。天道處分還我輩,等閒車馬不須攀。
光風懷抱玉精神。不染世間塵。香暖衣篝,歌題彩扇,清似晉時人。柳邊小駐朝天馬,一笑領佳賓。簾卷湖山,花圍尊俎,同醉碧桃春。
珠林遙隔水云村,百里尋僧日欲昏。行逐鮫人趁番市,漸聞鴃舌雜華言。山鐘近接三巴寺,海氣晴分十字門。到處不妨吾道在,島夷今識法王尊。
釣鰲公子鐵心胸,興在三山碧海東。千尺云帆己高揭,不知何日得秋風。
嶺嶠冰霜歲少逢,北窗猶自敞深冬。煙花迤邐開千井,鐘梵蕭寥落半峰。紺石東行秦尉筑,金沙西注葛侯封。多慚長者回車轍,累月扳云少定蹤。
連璧遠相訪,斷金情有加。不因魚撫鋏,自是客思家。好雨知人意,深杯艷燭花。今宵真語別,孤嶼在天涯。許種飛霞竹,仍求甌浦梅。思鄉常夢寐,報國乏涓埃。玉葉裁云膾,榴花染雪醅。朝三吾已定,謫百便來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