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節挽辭
慘淡南宮鎩羽翰,空歸座席甫能安。
魂收長夜棺尋閉,淚灑殘春袖未干。
老母始甘無祿釜,世人今轉薄儒冠。
土中猶動難平恨,月照孤魂桂影丹。
慘淡南宮鎩羽翰,空歸座席甫能安。
魂收長夜棺尋閉,淚灑殘春袖未干。
老母始甘無祿釜,世人今轉薄儒冠。
土中猶動難平恨,月照孤魂桂影丹。
在南宮考試中慘敗鎩羽而歸,剛回到座位上心情才稍稍安定。卻在漫漫長夜中逝去,棺木很快就合上了,在暮春時節人們淚灑衣袖,淚水還未干。老母親才開始習慣家中無米之炊,世人如今越發輕視讀書人。即使埋在土里,那難以平息的憤恨仍在,月光照著孤魂,桂樹的影子都顯得凄紅。
南宮:唐宋時禮部考試進士之所,后泛指科舉考試。鎩羽翰:比喻科舉失利。甫:剛剛。祿釜:指俸祿,這里表示有米的鍋,象征生活有保障。儒冠:指讀書人。桂影:桂樹的影子,這里可能暗指科舉的月中折桂,也增添了一種凄清氛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當時科舉競爭激烈,許多讀書人在科舉道路上艱難前行。馬公節科舉失利后不久離世,作者可能與馬公節相識,對他的遭遇感同身受,目睹其家庭困境和世人對讀書人的態度,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馬公節,突出了科舉對讀書人的影響以及社會對讀書人的輕視。它以寫實的手法展現了當時讀書人的艱難處境,在文學史上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和文人的情感世界。
一別南塘十五年,□□虛貸買山錢。梁園不□狂司馬,洛社偏宜病樂天。□□形骸親藥裹,□將心計事征廛。他時涌翠亭前水,又是吾家阿對泉。
老境于吾漸不佳,一生拗性舊秋崖。笑人煮簀何時熟,生啖青青竹一排。
多少風云共俎樽,四年重上野云門。蟹膏滿溢紅魚滑,鹽菜新蒸白酒溫。一夜巴山當日雨,千秋詩夢此時痕。醉來何慮身難寄,地主藤床為我存。
洪都朱邸郁摩天,同姓諸侯未乏賢。帝欲紹封齊孝后,人傳攝國魯侯年。長沙不少回旋袖,子建何煩自試篇。最好豫游鑾玉地,可應歌舞但如前。
日予事鉛槧,握志在皇羲。泣車豈不深,化理一何卑。咎繇固賢圣,毋乃遜后夔。人情如趨濕,盛時能豫衰。更以秩守寄,身為獄吏師。悠悠互朝暮,戚戚此圜狴。
簫鼓喧闐樂夜堂,寶燈初試雜花光。欲知富貴天然處,盡把園林腦子裝。急傍欄干喚酒杯,卻嫌紅燭炫高臺。新圖水墨兼凝粉,展向冰溪鏡面開。
長安門外小林丘。碧壺秋。浴輕鷗。不放啼紅,流水通宮溝。時有晴空云過影,華鏡里,翳魚游。綺羅塵滿九衢頭。晚香樓。夕陽收。波面琴高,仙子駕黃虬。清磬數聲人定了,池上月,照虛舟。
佳節倚秋城,朋曹晚相逐。竊憐坎廩心,暫寓登臨目。日落故鄉杯,霜寒游子服。百里覽山河,千年看陵谷。生欣盛時康,追嘆亡王促。帝功頹九五,霸氣消百六。猶能識宮觀,但見登樵牧。縱酒在高樓,悲歌對喬木。身同司馬病,懷異步兵哭。舉頭望長天,萬里來鴻鵠。默尋階除降,獨去歸茅屋。
對酒誠可樂,此酒復芳醇。如華良可貴,似乳更堪珍。何當留上客,為寄掌中人。金樽清復滿,玉椀亟來親。誰能共遲暮,對酒惜芳辰。君歌尚未罷,卻坐避梁塵。
戰塵一望已糊模,野哭千家淚已枯。且廢琴書習弓劍,并將蹤跡雜屠沽。神仙漁父古秦晉,流水桃花今有無。走盡關山千百里,月光依舊照人孤。
真姿描出石屏東,似有清香遞晚風。千載柴桑幾杯酒,不因春色對芳叢。
南下東嶺阿,云是中溪道。巖樹愛樛枝,石田悲蔓草。
年來白發已盈簪,詔許歸田遂素心。老我投閑徒有賦,故人相見惜分襟。金蘭自信交情厚,杯酒何如別意深。別后儻能相記念,便風無惜寄徽音。
朝采宜男花,暮采多南子。花開郎所歡,子結儂所喜。
湘靈動云根,散作霏霏雨。濕重翡翠毛,涼浸珊瑚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