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方之見示獨酌小醉首篇樂天續有酬答皆含戲謔極至風流兩篇之中并蒙見屬輒呈濫吹益美來章
閑門共寂任張羅,靜室同虛養太和。
塵世歡娛開意少,
計會雪中爭挈榼,鹿裘鶴氅遞相過。
閑門共寂任張羅,靜室同虛養太和。
塵世歡娛開意少,
計會雪中爭挈榼,鹿裘鶴氅遞相過。
閑閉的門一同寂靜任由門可羅雀,安靜的屋子同樣虛空涵養著陰陽沖和之氣。塵世中的歡娛能讓人開心的時候很少,商量著在雪中爭著提著酒壺,穿著鹿皮裘和鶴氅的人相互往來拜訪。
獨酌:獨自飲酒。
小醉:有一點醉意。
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
酬答:以詩文相贈答。
戲謔:用詼諧有趣的話開玩笑。
風流:這里指風雅瀟灑。
見屬:囑托我。
濫吹:自謙之詞,指自己的作品不好。
閑門:指不與外界交往的門。
任張羅:任由門可羅雀,形容人少冷清。
靜室:安靜的屋子。
虛:虛空。
太和:指陰陽沖和之氣。
塵世:指人間。
計會:商量、謀劃。
挈榼(qiè kē):提著酒壺。
鹿裘:鹿皮做的皮衣。
鶴氅(chǎng):用鳥羽制作的外套,常用以指道士或隱士的服裝。
遞相過:相互往來拜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喧囂和紛擾,詩人可能處于一種想要遠離塵世、追求寧靜生活的心境。或許是與友人相聚時,看到友人的詩作后有感而發,以詩相和。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寧靜、高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看淡塵世歡娛。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通過意象和場景的描寫展現出詩人的生活態度和情趣。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一種精神追求和創作風格。
東望望春春可憐,江蘺漠漠荇田田。繞籬野菜飛黃蝶,糝徑楊花鋪白氈。云近蓬萊長五色,鶴歸華表已千年。夢回明月生南浦,淚血染成紅杜鵑。
所歡子。蓮從胸上度。刺憶庭欲死。
搖落空山獨送君,十年多故嘆離群。歸期夢隔淮南月,世事愁翻海上云。共有深襟封舊恨,不勞寒燭引殘醺。神駒自昔非凡種,看取行囊寶劍文。
吳憩峰前看夕陽,浮云東渡思茫茫。雙林春入煙霞古,百谷波回霧雨黃。草色經年侵客舍,鶯聲長夏滿垂楊。亭西見月遙相憶,五月南風早已涼。
睍睆巢居念獨深。一簃山翠一窗琴。池塘歸夢汨羅陰。定后風波成僝僽,兒時游釣費追尋。不教閑卻老來心。
蝴蝶元生蝴蝶洞,仙胎不必鮑姑衣。天教鳳子如箕大,不向梅花嶺外飛。
理以定故明,用智或成疏。蕓蕓自根求,一一皆我儲。饑糒渴須漿,水固不宜車。請君默自燭,是物誰欠馀。
慚愧江淮南北風,扁舟千里得相從。黃州不到六十里,白浪俄生百萬重。自笑一生渾類此,可憐萬事不由儂。夜深魂夢先飛去,風雨對床聞曉鐘。西歸猶未有菟裘,擬就南遷買一丘。舟楫自能通蜀道,林泉真欲老黃州。魚多釣戶應容貰,酒熟鄰翁便可留。從此莫言身外事,功名畢竟不如休。
龍團分罷覺芳滋。歌徹碧云詞。翠袖且留纖玉,沈香載捧冰垍。一聲清唱,半甌輕啜,愁緒如絲。記取臨分馀味,圖教歸后相思。
仙掌擎來玉露濃,稱觴歡動大明宮。舞干新奏虞庭樂,標柱休誇漢將功。水散百蠻終向海,天函萬國總呼嵩。憑高一望南溟氣,煙凈波恬日正東。
芳草燕山路,登臨思渺漫。與君磋切意,為客別離難。花發川途遠,鳥飛天路寬。相思試回首,明月又高寒。
閒居無客到,寂莫掩衡茅。官懶終成癖,家貧易絕交。柳殘鶯不語,松老鶴還巢。世事皆如此,何須賦解嘲。
窮途落宕幾經秋,慚愧人前說壯游。酒幌飄來紅日晚,鞭梢指處暮煙稠。冰生布被人如猬,風撼茅檐屋似舟。珍重行囊須仔細,莫嫌臨去再回頭。
攬裳踱。跣把絲織履。故交白足露。
浮云漠漠草離離,淚濕春衫鬢腳垂。秋水為神玉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鐘隨野艇回孤棹,蟬曳殘聲過別枝。青冢路邊南雁盡,問君何事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