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王彥祖宮贊
別襟曾判宋玉臺,魏北相逢一笑開。
帥府紅蓮曾入幕,公堂黃菊偶銜杯。
未應許國全無策,祇恐趨時自有才。
且置功名歸度外,詩筒頻附塞鴻來。
別襟曾判宋玉臺,魏北相逢一笑開。
帥府紅蓮曾入幕,公堂黃菊偶銜杯。
未應許國全無策,祇恐趨時自有才。
且置功名歸度外,詩筒頻附塞鴻來。
我們曾在宋玉臺分別,在魏北相逢時彼此歡笑。你曾在帥府幕府任職,也曾在公堂與我共賞黃菊、舉杯飲酒。不應說你報國沒有良策,只擔心你過于迎合時勢而展現出所謂的才能。暫且把功名置之度外,常通過詩筒像塞鴻傳書一樣給我寄來詩作。
別襟:分別時的衣襟,代指分別。判:分別。宋玉臺:古代臺名。
魏北:地名。
帥府紅蓮:指在帥府幕府任職。紅蓮幕,指幕府。
銜杯:舉杯飲酒。
許國:為國效力。
趨時:迎合時勢。
詩筒:古時盛詩稿的竹筒,這里指傳遞詩作。塞鴻:塞外的大雁,常用來比喻傳遞書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與王彥祖曾在宋玉臺分別,后在魏北相逢。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時勢問題,詩人看到友人在幕府任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友人的復雜情感。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與友人的情誼,既有對往昔相聚的回憶,也有對友人未來的思考。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等手法展現復雜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情感表達。
嘉樹風生玉宇香,鶯飛燕舞弄春陽。歸來井邑皆如舊,始覺仙家日月長。
茂苑春光欲老時,垂青誰似小姑癡。不嫌枯寂虧生氣,偏遣芳馨活故枝。萬里遠離名教網,百年牢繫愛情絲。人生今日曾何有,踽踽徒吟殘破詩。
山深息交游,獨往尋僧庵。徑轉忽異色,迎面堆濃嵐。高柯正脫葉,新紅醉霜酣。上方帶修竹,萬翠猶毿毿。到門剝啄久,傴僂應瞿曇。院靜無履聲,微聞度檀楠。長老信古德,耿愨致敬謙。同居盡清修,不數前三三。上堂儼夕課,龍吟起深潭。一步千威儀,千業一拜參。皈依罪過身,慘怛人天含。旁觀敢贊嘆,偷懈徒心慚。方知設教力,歷劫禮所擔。晚尋竹徑歸,回首情猶耽。夜枕接瞻聞,寢寐同清嚴。
久客徒催老,微名不救窮。尋詩亦及我,好事豈非公。勛業游天北,家鄉望海東。重逢知幾日,小酌晚林中。
云煙七級赤旃檀,龍護金函佛骨寒。問訊道人春到否,瑞香花謝倚欄干。
小亭閒眠微醉消,山榴海柏枝相交。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墮釵雙翠翹。
萬里山川咫尺中,江河迢遞總朝東。當時漢帝曾披此,鄧禹因之立大功。
有酒無殽,柰何良夜,客有鱸魚相惠。如此山川,幾何日月,三國竟成何事。目斷風帆,江空歲晚,覓句謾思無已。怕多情、笑我華顛,甚矣吾衰久矣。客知夫、水與月乎,盈虧如彼,逝者有如斯水。舟放中流,聽其所止,夜久江流聲細。鶴為予來,客辭予去,予亦就眠篷底。忽羽衣、過我林皋,驚覺一番殘醉。
浚發長源,粵惟始祖。五運協圖,萬靈來護。
江南無賀老,看萬壑、出清冰。想柳思周情,長歌短詠,密與傳燈。山川潤分秀色,稱醉揮、健筆剡溪藤。一語不談俗事,幾人來結吟朋。堪憎。我發鬅鬙。頻賦曲、舊時曾。但春蚓秋蛩,寒籬晚砌,頗嘆非能。何如種瓜種秫,帶一鋤、歸去隱東陵。野嘯天風兩耳,翠微深處孫登。
細云斜日澹秋姿,路出都城策馬遲。久客任教塵染袂,到家猶見菊盈枝。青囊子有全嬰術,白首吾深舐犢私。見說重來猶未卜,不堪回首共凄其。
春日云崖晴杳杳,東風山溜曉泠泠。煙霞密邇神仙府,草木微滋亦有靈。
幼承庭訓崇基督,長習英文赴上都。識破攻心原詐術,便甘違教返迷途。彌留不易無神論,慰藉何勞續命符。拋卻牙牌休再抹,夢中猶恐笑愚夫。
浮蹤到寺似投林,我與寒泉共一心。坡老來如前日事,慈云閒作本山陰。堅蒼入骨嵌巖樹,曲折沿流繞指琴。未識諸天定何意,佛香遙送過前岑。
曬網夕陽斜,攜壺入荻花。平生誤識字,恨不作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