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前伏蒙吳先生留飲旋辱尊什喜某之來謹依嚴韻奉獻
昔荷齒牙論,今猶骨髓淪。
報知虧國士,高第濫門人。
墻仞欣重到,眉頭為一伸。
卻嗟夫子疾,是日臥漳濱。
昔荷齒牙論,今猶骨髓淪。
報知虧國士,高第濫門人。
墻仞欣重到,眉頭為一伸。
卻嗟夫子疾,是日臥漳濱。
昔日承蒙您的稱譽推薦,至今仍深刻銘記于心。想要報答知遇之恩,卻愧為國士;忝列高門之下,不過濫竽充數作為門生。今日欣喜重臨師門,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只可惜先生您正抱病,當日只能臥于漳濱。
齒牙論:指稱譽、推薦,典出《南史》“無惜齒牙余論”。
骨髓淪:形容銘記至深,如深入骨髓。
國士:國中杰出之士,此處作者自謙未能達到國士之德。
高第:顯貴門第,指吳先生的門庭。
濫門人:自謙之詞,意為自己無才卻充作門生。
墻仞:借《論語》“夫子之墻數仞”喻師門高深。
漳濱:典出劉楨詩“竄身清漳濱”,代指臥病之地。
此詩為作者回訪吳先生時所作。此前吳先生曾留飲并贈詩表達欣喜之情,作者依韻回贈。詩中既回顧昔年受薦之恩,又寫重訪師門的欣喜,末句提及吳先生當日臥病漳濱,可見創作時吳先生正抱恙,作者借此詩傳遞關切。
全詩圍繞“謝恩”與“關切”展開,前半追憶舊恩并自謙,后半寫重訪之喜與對先生抱病的感慨,情感真摯,用典貼切,展現了傳統士人間深厚的師生情誼。
插空峭壁白云迷,獨上高巔萬象低。
一路接天連楚界,兩峰拔地鎮南夷。
泉飛石澗游魂冷,風卷松濤匹馬嘶。
踏破層崖心未折,鳳凰山后鷓鴣啼。
曠然不被興亡墜,豁爾難教寵辱驚。
鼓角城遙無伺候,輪蹄路絕免逢迎。
暖眠紙帳茅堂密,穩坐蒲團石面平。
祇有此途為上策,更無余事可關情。
酌此杯中物,茱萸滿把秋。
今朝將送別,他日是忘憂。
世亂方多事,年加易得愁。
政成頻一醉,亦未減風流。
遶東叢了遶西叢,為愛叢叢紫閑紅。
怨望乍疑啼曉霧,妖饒渾欲??春風。
香苞半綻丹砂吐,細朵齊開烈焰烘。
病老情懷慢相對,滿欄應笑白頭翁。
嘗恨真風千載隠,洞天還得恣游遨。
松楸古跡一壇靜,鸞鶴不來青漢高。
茅氏井寒丹亦化,玄宗碑斷夢曾勞。
分明有個長生路,不向紅塵白二毛。
任運騰騰無所依,閑游長坐性怡怡。
疏林不遣閑人到,密意多應夜月知。
驟雨過時苔路滑,撥云行處石橋危。
塵沙劫盡清風在,何假虛名上古碑。
綠柳堤邊春色多,數樹重重裊翠蘿。
紅白花枝爭鬭發,晴陰天氣半相和。
中山謾醉千壺酒,易水徒悲一曲歌。
塵世無憑唯道外,榮枯瞬息盡消磨。
不將才名暫時夸,人仰聲名遍海涯。
月滿朝衣聽禁漏,更闌分直掃宮花。
諫書未上先焚稿,御筆曾傳立草麻。
見說下朝無一事,小池栽葦學僧家。
臣愛睡,臣愛睡。
不臥氈,不蓋被。片石枕頭,蓑衣鋪地。
震雷掣電鬼神驚,臣當其時正酣睡。
閑思張良,悶想范蠡。說甚孟德,休言劉備。
三四君子只是爭些閑氣,爭如臣向青山頂頭。
白云堆里,展開眉頭。解放肚皮,但一覺睡。
管什玉兔東升,紅輪西墜。
新搆華居近禁城,旋栽松檜滿中庭。
順風子細聞清漏,隔竹依稀見落星。
萬乘異恩無路報,千年昌運此時丁。
一軒明月誰為伴,應共金昆醉復醒。
秘監疏朝謁,門前長綠苔。
未愁玄鬢改,且喜素秋來。
獨坐翻棋勢,閑行繞藥栽。
涼風入書幌,時動水沉灰。
征袍結束從宸游,邊上塵清見戍樓。
柏殿賦詩知是幸,茂陵多病自堪愁。
清漳幽咽長流恨,銅雀荒涼幾換秋。
深羨高眠全道氣,姓名應已在丹丘。
聞君仙袂指洪涯,我憶情人別路賒。
知有歡娛游楚澤,更無書札到京華。
云間驛閣連江靜,春滿西山倚漢斜。
此處相逢應見問,為言搔首望龍沙。
暮春三月思依依,又到年年惜別時。
暖逼流鶑藏密樹,香迷舞蝶戀空枝。
海棠殘艷紅鋪地,蜀柳長條翠拂池。
便是林亭微暑至,葛衣重喜趁涼披。
客離孤館一燈殘,牢落星河欲曙天。
雞唱未沈函谷月,雁聲新度灞陵煙。
浮生已悟莊周蝶,壯志仍輸祖逖鞭。
何事悠悠策羸馬,此中辛苦過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