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奉和判府經(jīng)略司徒侍中上巳晚游九曲池詩
地勢盤紆巧鑿開,
當年匠意亦多才。
池名不逐唐宮廢,
岸折猶如蜀阪來。
水落有時逢舊石,
草深無處覓遺臺。
行春丞相尋陳跡,
往事空嗟浩劫灰。
地勢盤紆巧鑿開,
當年匠意亦多才。
池名不逐唐宮廢,
岸折猶如蜀阪來。
水落有時逢舊石,
草深無處覓遺臺。
行春丞相尋陳跡,
往事空嗟浩劫灰。
地勢曲折盤旋,巧妙開鑿而成,當年的工匠設計真是富有才華。九曲池的名字沒有隨唐代宮殿的廢棄而消失,池岸曲折如同從蜀地的山坡延伸而來。水位下落時偶爾可見舊日的石頭,雜草茂盛處已尋不到舊時的臺榭。出行游春的丞相在探尋舊日遺跡,面對往事只能空自嘆息這巨大的劫難。
盤紆(pán yū):曲折盤旋。
逐:跟隨,隨著。
蜀阪(shǔ bǎn):蜀地的山坡。阪,山坡。
行春:指官員春日巡視,勸課農桑或游賞春景。
浩劫灰:佛教稱極漫長的時間為“劫”,“浩劫”指巨大災難;“浩劫灰”代指歷史巨變留下的殘跡。
此詩為作者奉和判府經(jīng)略司徒侍中上巳日晚游九曲池所作。九曲池或為唐代宮苑遺跡,至作者所處時代已荒廢,僅存池名與部分舊跡。上巳日(古代春游節(jié)日),丞相(判府經(jīng)略司徒侍中)游此尋古,觸發(fā)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而作。
詩以游九曲池為線索,由池的地勢、名稱起筆,繼而寫舊石難尋、遺臺湮滅之景,最終落腳于丞相尋跡的感嘆,主旨在于借古跡興衰詠嘆歷史滄桑,是一首典型的懷古詩。
山寒藹瞑姿,楓老帶漲痕。蘭摧桂亦折,往往歸其根。萬籟各收聲,一氣中自存。鼻斤無可斲,尻駕不復奔。孤光照獨夜,月落低金盆。金氣天與高,燈燼宵正繁。暗蛩露下績,潛虬浪中翻。幽人醉清夜,一笑空罍尊。遇勝獨心詣,了了見目存。但憂兒輩覺,難與俗人言。寥寥犬吠村,微月耿黃昏。雞豚市井空,虎豹窟宅尊。元龍百尺樓,獨臥誰與論。酒圣且復中,愁魔自驚奔。彈鋏歸去來,稚子候柴門。
西郊芳草碧于天,柳葉梨花盡帶煙。故國可憐人事改,春春春在馬蹄邊。
一冬行李為誰忙,十里移居共此鄉(xiāng)。樂事漸從今日盛,病懷何啻去年狂。勸酬擬放千杯酒,風雨應知幾對床。更喜星聯(lián)太丘宅,每隨清燕共焚香。
一庵臨古岸,初日出幽林。是處有人住,靜中聞梵深。清聲宜水鶴,馀響答風琴。直入紅塵去,知音不可尋。
高樓夜伴山中宿,清磬寥寥百草芬。巢鳥近人飛始覺,巖僧隔竹語相聞。坐深四嶺渾無月,衣冷蒼松半是云。故里不堪歸夢繞,何時衾枕更隨君。
新為鄰人短筑墻,竹邊小徑舊升堂。病馀謝客渾無事,童子猶嫌洗硯忙。
月出采香洲,吳娘唱柂樓。垂虹楊柳暗,鶯脰白蘋秋。故國蒼茫別,美人遲暮愁。夫君若萱草,一見即忘憂。
誰言粉白但閑居,紉補尚煩金十奴。治得棼絲有條理,卻嫌紅女未工夫。
良夜維舟次,題詩最憶君。微鐘花外度,清笛月中聞。燈報庭闈喜,杯從故舊分。西城駐馬日,還與入山云。
樓頭欹枕對斜曛,疏懶三分病一分。睡起數(shù)杯澆磊磈,笑拈綵筆欲凌云。
江水春逾闊,山云夕更深。移舟沙樹底,拄杖古城陰。鴻雁攙人去,蛟龍入夜吟。故園雙淚眼,拭斷更沾襟。
千首能輕萬戶侯,誦君佳句解人憂。夢闌塵里功名晚,笑罷尊前歲月流。世事無窮悲客子,梅花欲動憶吾州。明朝又作河梁別,莫負平生馬少游。
白日淘抔土,青天射兩丸。且須防薄蝕,詎止鑒衣冠。神物含光易,深山識寶難。不知丘壑里,還掩幾冰團。
一墮冥茫失本真,風中蝴蝶夢中身。醒來自在看紅葉,忽覺殘秋即好春。
高步誰能似,名駒本帝家。向人操白雪,投跡寄青霞。賓榻頻開醴,山窗屢試茶。清言疲夢想,叢桂又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