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文玉歸浙
插旗打鼓放船頭,
二紀蓬萊一夢游。
回首誰能顧庭鷺,
收心自可近江鷗。
盤堆玉縷鱸初膾,
盞溢金波酒旋??。
摩詰定懷廊廟弟,
新詩未免到皇州。
插旗打鼓放船頭,
二紀蓬萊一夢游。
回首誰能顧庭鷺,
收心自可近江鷗。
盤堆玉縷鱸初膾,
盞溢金波酒旋??。
摩詰定懷廊廟弟,
新詩未免到皇州。
插旗打鼓的船只從船頭出發,二十四年間在蓬萊的經歷如同一場夢境。回首往事誰還能顧及庭院中的白鷺,收心之后自然能親近江邊的鷗鳥。盤中堆滿細如玉縷的鱸魚膾,酒杯里溢出金黃的新漉美酒。王維一定懷念在朝為官的弟弟,你的新詩恐怕免不了要傳到京城。
二紀:一紀為十二年,二紀即二十四年。
蓬萊:此處代指浙江地區,或指友人歸處的美好之地。
庭鷺:庭院中的白鷺,象征閑適的生活。
江鷗:江邊的鷗鳥,常為隱逸生活的象征。
鱸初膾:用張翰“莼鱸之思”典故,指家鄉鮮美的鱸魚膾。
??(chōu):濾酒,此處指新漉的酒。
摩詰:唐代詩人王維的字,此處借指王文玉。
廊廟弟:指在朝為官的弟弟;廊廟,代指朝廷。
皇州:指京城。
此詩為送別友人王文玉歸浙江而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為詩人與王文玉相交期間,友人離京歸鄉時,詩人以詩寄情,表達不舍與祝福。
全詩圍繞“送別”展開,通過歸程場景、鄉居生活的描繪,傳遞對友人歸鄉的羨慕與牽掛。用典自然,情感真摯,既展現了送別詩的深情,又暗含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情致兼備的送別之作。
宵無郡事有閑情,
為問山經幾日成。
石榻澹云孤客夢,
簾櫳疏雨一官清。
燈明草閣驚蟲響,
煙逼茶鐺阻鶴行。
向說匡家秋不盡,
滿檐寒瀑漱松聲。
絮風花雨一春殘,
未厭茲亭夜倚闌。
隱隱三山抱江月,
清涼境界露松寒。
久晴忽一雨
為洗暑氣煩
斯人作欣戚
造物無怨恩
我方墮窮涂
獨能庇寒暄
公亦不自德
自笑煩于言
瀑雨霏霏濕翠嵐,
來從天半許誰探。
凌空踏盡崚嶒石,
始到峰頭第一潭。
河轉金堤近,天高魏闕新。千夫奉儒將,百獸伏麒麟。校獵沙場莫,談兵玉帳春。關南知不遠,誰試問蕃鄰。
天寶亂已定,河壖兵更多。故城埋白骨,遺俗喜長戈。臥獸常思肉,奔鯨不受羅。縱橫竟安在,唯見冢嵯峨。
禁籞封金殿,清河貫石門。時平馀古木,兵散有空屯。形勝山圍闊,蕃宣海內尊。川原不論頃,云夢可勝吞。
勿謂清溪清,
長如鏡初洗。
須防茍容物,
污爾清到底。
春宵爭喜照紅妝,
誰解三秋亦信芳。
吟賞名花須冷眼,
俗情空有熱中腸。
急雨馀寒黯似秋,
停橈聊傍杜蘅洲。
高談有意招河伯,
旅泊生憎遇石尤。
北雁堪為遷客伴,
南云暗結望鄉愁。
那能擺脫浮名累,
身世渾如不系舟。
秋氣漸蕭瑟,連宵風雨聲。庭虛山果墜,砌冷候蟲鳴。倦眼依殘帙,端居對短檠。歸舟姜被隔,知近武昌城。
兒歸依叔父,好去問重闈。但說君恩重,休煩老淚揮。從師仍適遠,多難在知幾。不用徒酸鼻,長途正授衣。
冬春如過隙,秋老尚羈棲。久暫吾何擇,榮枯理亦齊。裹糧師白石,行藥想丹梯。日話黃冠侶,三茅近弗迷。
客從故鄉至,為我理瑤琴。流水本無意,高云若有心。朔風吹早雁,落葉下疏林。之子不歸去,衡山空自深。
庭階秋色好,映日正殷紅。頗賴扶持力,其如造化工。酡顏醒復醉,嫩葉老還童。最愛斜陽里,紛披并菊叢。
瀑水長懸紙上聲,
松煙浮動日微明。
疏簾欲捲愁風雨,
獨擁春寒寐不成。
昔聞破山寺,今踐古叢林。
野鳥喚行客,路旁秋草深。
回溪抱人影,落日繫鄉心。
送我碧山下,寒泉空好音。
九月江南煙雨里。客枕凄涼,到曉渾無寐。起上小樓觀海氣。昏昏半約漁樵市。
斷雁西邊家萬里。料得秋來,笑我歸無計。劍在床頭書在幾。未甘分付黃花淚。
王氏多才彥,青云玉樹林。
金尊瑤席滿,銀燭畫堂深。
風雨殘年夢,江湖千里心。
感君情似海,欲醉且停斟。
壟麥已青出,
春風隔歲回。
天時頻自換,
人事轉堪哀。
雪少冬全熱,
云昏晝且霾。
儻聞關政理,
調燮望鹽梅。
車馬塵中未息肩,招提清境且安眠。
數聲雞犬斷橋外,十里桑麻古道邊。
南渡衣冠遺舊跡,西湖風月憶當年。
老僧解說興亡事,不管南枝叫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