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還闕
談笑三年陪主帥,文章二紀在公卿。
莫辭別酒傾秦地,且聽離歌唱渭城。
鞍馬入關侵臘尾,宮鶑到闕破春聲。
朝廷拔擢賢才急,合有當涂薦姓名。
談笑三年陪主帥,文章二紀在公卿。
莫辭別酒傾秦地,且聽離歌唱渭城。
鞍馬入關侵臘尾,宮鶑到闕破春聲。
朝廷拔擢賢才急,合有當涂薦姓名。
三年來與主帥談笑相伴,二十四年間在公卿中以文章著稱。不要推辭在秦地飲盡別酒,且聽這離別的《渭城曲》。騎馬入關已近臘月末尾,到達朝廷時宮鶯將報春聲。朝廷正急于提拔賢才,應當會有當權者推薦你的姓名。
二紀:一紀為十二年,二紀即二十四年。
秦地:指今陜西一帶,古為秦地。
渭城:指《渭城曲》,唐代王維所作送別名曲,后用作送別歌的代稱。
臘尾:臘月末尾,農歷十二月末。
宮鶑(gōng yīng):宮廷中的黃鶯。
拔擢(zhuó):提拔、選拔。
當涂:當權者,當途者,指掌握權力的人。
此詩為作者送友人返回朝廷任職時所作。友人或曾長期輔佐主帥、以文章聞名公卿,此時被征召還闕(回朝廷),作者于秦地(今陜西一帶)設酒送別,即興賦詩以表惜別與期許。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在友人赴京前夕。
全詩緊扣‘送人還闕’主題,前半寫送別場景,后半展望友人到京后的前景,既含離情又寓期望。通過‘二紀文章’‘朝廷拔擢’等句,凸顯友人的才學與時代對賢才的需求,情感真摯,結構清晰,是唐代送別詩中兼具個人情誼與現實關懷的佳作。
圣主崇文治,先生際盛時。長年開馬帳,白首擁皋比。不忝文儒列,宜為學者師。持存恒凜凜,講授每孜孜。詩禮家聲振,弦歌教雨施。人皆爭敬仰,我幸獲追隨。愚鈍資相勵,淵源未易窺。有心承訓迪,豈意遽暌離。立雪孤前愿,停云系寸思。方懷安信到,驚睹赴音來。莫致生芻奠,空懷薤露悲。臨風揾清淚,政自哭吾私。
遠聞乘障返,遽睹入關行。出塞三邊靜,歸朝萬戶輕。偏師全漢地,間道走胡兵。不聽從軍曲,誰知苦樂情。
問姬酪酥蟬,云是羊脂造。更煮野駝蹄,知予性所好。
忽聞七日坐來經,草樹蕭森散一庭。天上月華初朗耀,人間秋色半凋零。悟回詮疏空馀象,涼入郊原獨倚欞??皣@古今迷不醒,浪傳牛女是人星。
吾聞棟梁材,難免遭斤斧。緣何此蔥蘢,雙雙歷千古。無乃通神明,凡夫不敢侮。枝拂塵外云,葉戰人間雨。曾蔭陸放翁,吟嘯度清暑。倏忽八百春,又見幾禾黍。何時東海濱,再見揚塵土。吾生難待茲,聊以托仙侶。
海門人坐夜三更,萬里潮來月又生。歷亂江山還共照,微茫天地漸分明。珠光水蕩魚龍窟,野曠風搖雁鶩聲。便欲乘槎窮絕島,南溟秋望不勝情。
客從崧少來,貽我招隱詩。為言學仙好,人間竟何為?一笑顧客言,神仙非所期。山中如有酒,吾與爾同歸。
古寺藏虛谷,追尋路忽窮。千峰杯酌里,萬木笛聲中。細雨和煙灑,洪泉穴地通。方袍僧幾個,歡撞賜來鐘。
景落息炎氛,輕策稍相試。微風送林木,皓月臨平地。路遠忘前期,情愜隨所至。田父止我宿,茅屋勸客醉。起步叩天空,仰對明星次。一貪雞黍筵,三嘆前賢意。軒冕愁束縛,江海傷憔悴。且愿為老農,敢謂辭高位。明發返故墟,努力看身事。
群玉山頭昨夢歸,占祥獲應必無疑。今朝暫歇抄書課,急為寒梅辦早詩。驅鶴松門去卻回,似知草際有香來。青條紅眼才窺煖,拄杖先?費綠苔。冒寒崗路透溪橋,驢仆翩翩葉亂飄。還是去年初見處,青旗茅店恰相招。
登臺待初景,帳殿藹馀晨。羅帳夕風濟,清氣尚波人。長簟涼可仰,平莞溫未親。幸愿同枕席,為君橫自陳。
流水曲塵,艷陽醅酒,畫舸游情如霧。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斷橋西堍。垂楊漫舞??偛唤?、將春系住。燕歸來,問彩繩纖手,如今何許。歡盟誤。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不堪衰鬢著飛花,傍綠陰、冷煙深樹。玄都秀句。記前度、劉郎曾賦。最傷心、一片孤山細雨。
九月黃花十月肥,疇能澹圃斗寒菲。移庖酒自江州好,挈弟人夸小令稀。二阮不須論犢鼻,諸王應是勝烏衣。憑誰請得葳蕤鑰,夜半猶歌緩緩歸。
披案適不樂,起步臨前庭。顧視云中照,翳翳迫西楹。過日若傾波,誰為念不停。霜卉愛青陽,鬒絲憂素莖。刀筆理何深,能令走世名。蜀客雖寂寞,猶得守玄經。
養育天閑久,常懷萬里心。太平無用武,自愧主恩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