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公立
一朝揮別袂,
九日在征岐。
識我相思意,
如君獨坐時。
榴花須滿盞,
菊蕊況盈枝。
目下重陽淚,
宜看杜牧詩。
一朝揮別袂,
九日在征岐。
識我相思意,
如君獨坐時。
榴花須滿盞,
菊蕊況盈枝。
目下重陽淚,
宜看杜牧詩。
清晨揮手與你告別,九日來我都在旅途奔波。你若能理解我的相思之意,便如你獨自靜坐時的心情。石榴花下當滿飲杯中酒,更況菊花正綴滿枝條。此刻重陽時節落下的淚水,應去看看杜牧那些寫重陽的詩句。
別袂:離別時的衣袖,代指離別場景。
征岐:征途,岐通“歧”,指岔路,此處代指旅途。
榴花:石榴花,夏季花卉,詩中或與后文“重陽”形成時間對照,暗喻時光流轉。
菊蕊:菊花的花蕾,重陽時節常見意象,象征秋意與節令。
杜牧詩:指唐代詩人杜牧寫重陽的詩作(如《九日齊山登高》),借其詩中“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等句,暗含對重陽思親的共鳴。
詩中提及“九日”“重陽”,推測創作于重陽時節前后。作者或因與友人“公立”離別后,在旅途奔波中恰逢重陽,觸景生情,借傳統節令的思親氛圍,寫下此詩以寄相思。
全詩圍繞重陽懷友主題,通過旅途奔波、節令景物與詩典引用,簡潔而深切地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語言平實卻情感豐沛,體現了古典詩歌“即事抒情”的典型特點。
榕樹棲棲,長與少殊。高出林表,廣蔭原丘。孰知初生,葛蔂之儔。
南望端門淚雨流,衣冠涂炭可勝羞。遙憐海上今塵土,無限斜陽故國愁。
塵事熏心千種在,晨昏回首一星周。枕前風月照歸夢,簾外西山窺客愁。短策干時何所得,薄田供歲未須求。他年北極懷明主,當日東陵有故侯。
竹塢亭亭任客看,檻前煙水泛清瀾。風流本自山靈合,天地真從我法寬。舞鶴一雙形共影,梅花三百暖兼寒。不教細撥琵琶語,潦倒高陽又整冠。
君子宜花引類清,始知吾道未孤行。雙輪獨現高空影,一蒂先傳妙葉情。已愛紫荊敦往事,休將白水插閒瓶。尋常亦有傷懷意,無著虛傳弟與兄。
五十年來早退休,三邊賢達子為頭。題詩每上春山寺,載酒頻登夜月樓。釣艇有時江上泛,兵書盡日篋中收。常憐李廣非知命,抵死何曾到列侯。
門毀承天火尚紅,詞臣被黜向江東。斬蛟徒有旌陽劍,報主空懷忠武風。道上鉤衣蒼耳子,林間聒客白頭翁。蒼蒼肯為生民計,終遣端人輔圣躬。
葉底陰晴蝶未知。春明苒苒夢中移。殘紅飛盡,還抱舊花枝。故國江山妖蜃氣,高樓風雨亂鴉啼。荒涼天地,不見古人歸。
水傍邊,山盡處。喚取云來,共我山頭住。分得一江風共雨。滿院芙蓉,更聽紅妝舞。趁霜晴,閑獨步。那里煙村,有個梅花樹。小徑斜穿來又去。醉后知他,有甚青云路。
姿貌瑰奇,才具粗猛。神矛飆發,萬眾獨騁。委質授命,死生靡他。國士之風,百世爾誇。
空堂臨靜沼,幽事屬吾儕。對此一方水,悠然千里懷。亂花飛晚日,孤鶴在晴階。好借袈裟宿,宵來月正佳。
一絡香風十里堤,萬株楊柳著行齊。蘇州浪得佳名字,試把湖山共品題。
結霧盤煙拂欲無,岡州新樣冠江湖。水晶簾捲漏聲近,云母屏開暑氣徂。但使品流齊玉虎,肯教風韻避珊瑚。華山未入希夷夢,卻付東曹信所須。
文采晁無咎,襟期李伯時。昔為鉤直釣,今是劫忙棋。弩谷深無路,盤堤薄有基。廣文如我冷,兩地四愁詩。燕頷非無相,鳶肩會有時。三薰珍敝帚,一笑玩征棋。松菊吾家物,衡茅厥父基。青峰簾獨捲,細和式微詩。
枝上啼鴉巢欲成,晴檐向日乳鳩鳴。可憐霜雪馀威盡,春草無名著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