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張屯田新年六十九
春風數盡九,節物都非舊。幕府省文書,階除減奔走。慵憐啼鳥喚,老藉高花誘。前林通杖屨,小榭勤箕帚。
喜逢張公子,七十健少有。解吟長韻詩,不避盈樽酒。囷倉年谷實,鄰里均石斗。樊圃畦隴成,余力到花柳。長為子孫主,擊壤歡百口。
春風數盡九,節物都非舊。幕府省文書,階除減奔走。慵憐啼鳥喚,老藉高花誘。前林通杖屨,小榭勤箕帚。
喜逢張公子,七十健少有。解吟長韻詩,不避盈樽酒。囷倉年谷實,鄰里均石斗。樊圃畦隴成,余力到花柳。長為子孫主,擊壤歡百口。
春風吹過了數九寒天,季節景物已非舊日模樣。幕府中減少了文書工作,臺階前也不用頻繁奔走。慵懶中憐愛被啼鳥喚醒,年老依賴高枝花朵吸引。前面的樹林可拄杖前往,小榭中勤于打掃。高興遇到張屯田,七十歲仍健康少有。能吟長韻詩歌,不推辭滿杯美酒。糧倉里谷物充實,鄰里間公平分配。菜園田壟整齊,余暇顧及花柳。長久作為家族主心骨,全家擊壤歡笑。
次韻:和詩時依照原詩的韻腳及用韻次序。
九:指數九,從冬至起每九天為一九,共九九八十一天,是冬季寒冷時段。
幕府:古代地方軍政長官的官署,此處指作者任職之地。
階除:臺階。
杖屨(jù):拄杖行走。屨,鞋,此指行走。
榭:建在高臺上的敞屋。
箕帚:簸箕和掃帚,代指打掃用具。
囷(qūn)倉:圓形糧倉。
石斗: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
樊圃:用籬笆圍起的菜園。
擊壤:古代一種投擲游戲,后多用來形容太平盛世中百姓的歡樂生活。
此詩為作者與張屯田(官職為屯田員外郎)的次韻唱和之作。張屯田時年七十(詩中“七十健少有”),作者六十九歲(詩題“新年六十九”)。二人皆處晚年,作者任職幕府事務漸簡,生活閑適,恰逢張屯田新年,故寫詩相和,反映宋代士大夫晚年交游與田園生活的狀態。
詩中通過描寫自身事務減少的閑適與張屯田年高體健、家道殷實的生活,展現了晚年交游之樂與田園和諧之景。語言質樸真摯,情感平和滿足,是宋代士大夫退居后精神生活的生動寫照。
黔山贛水遍驅馳,又向潯陽駐一時。楓葉荻花懷舊史,湖魚杯酒屬新知。十分明月西窗燭,萬里長江北客詩。待到明朝相別處,琵琶不必動娥眉。
行役何倉皇,登涉念徒御。白日息虞淵,行子在中路。杪秋多悲風,搖落不可顧。我非草與本,胡為被霜露。不辭霜露侵,但恐歲云暮。
海牛壓紙寫銀鉤,阿雅守之索自收。長防玩物敗兒性,得歸老成散百憂。先生古心冶金鐵,堂堂一角誰能折。兒言觳觫持贈誰,外家子云乃翁師。不著鼻繩袖兩手,古犀牛兒好看取。
眉黛山分,靨朱星合,郁郁夜堂初見。芙蓉寄隱,豆蔻傳香,便許翠鬟偷剪。迎夜易羞,欲晨先怯,風流楚楚未慣。正流蘇帳掩,綠玉屏深,紅香自暖。誰信道、媚月難留,驚云易散,從此三橋路遠。巢燕春歸,剪花詞在,難寄紅題一片。料想伊家,如今羞傍琴窗,慵題花院。但碧桃影下,應對流紅自嘆。
吳山山下一逢君,五載鴻書杳不聞。今日扁舟過瀫水,一尊猶自隔青云。
陳家紫荔種別致,熟遍名園請君嗜。瓊液直分甘露香,絳囊真奪櫻桃媚。攀枝一啖三百顆,主人致客長少備。視彼饋李鉆核人,千秋應足使之愧。樹陰匝地惠風生,五日先期快揚觶。枝頭好鳥迭笙簧,兩部奇蛙佐鼓吹。蘭亭梓澤同此歡,無詩必罰不少遲。或坐或立或狂歌,袒跣欹斜酣謔戲。興慶池南草有無,可能立醒諸君醉。歸路紅燈擁簇簇,夜來應免邏卒誶。平明題詩緘寄予,愛我耽吟肯遐棄。
紛飛撩亂撲朝鴉,老婦貪看駐紡車。三白果堪登百谷,一香何惜讓群花。光添玉宇無邊景,清變都城幾萬家。坐擁羊茸揮老興,凍呵寒硯手頻叉。
天高秋氣初清,姑山汾水增明秀。黃花紅葉,輸香泛滟,恰過重九。細捻金蕤,旋題新句,滿斟芳酒。況人生自有,安排去處,須富貴、何時有。休說山中宰相,也不效、斜川五柳。鋤犁自把,山田耕罷,雙牛隨后。經史傳家,兒孫滿眼,漸能承受。待與君坐閱,莊椿歲月,作皤然叟。
冰花不省如斯暴,疑是吹沙打夜窗。莫遣沉陰增敵氣,且將盈尺作農祥。朔風幾夜相回薄,世路秪今多苦辛。擒寇可無懸瓠將,泛舟未許剡溪人。
田家落日閑,茅屋對秋山。片靄將林暮,孤云共鳥還。人煙流水外,村杵夕檐間。蘿月時相待,翛然返故關。
官好那愁度嶺難,年青不怕瘴煙干。山逢仙吏夸丹灶,澗向明時愧考盤。繪閣風簾排秀入,訟庭霜筆到春寒。從他箸竹衫蕉好,只作浮云過眼看。
平生知己桂山君,君若為龍我作云。湖海相將同白首,芝蘭早得共清芬。風云動色惟高義,曰月爭光豈至文。嗟子最能知此志,貽來書札思氤氳。
高皇敕建龍興寺,御筆親書第一山。圣制萬年光寶地,慈云終日護禪關。楠檀香度清風細,薝卜花開白晝閑。獨步修廊看畫壁,不知身在翠微間。
出語好驚人,累日不成語。呼童覓吳箋,忽得江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