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文通書懷
仕涂眾偽雜吾真,
誰信千鈞重一身。
赫赫朱門公相遠,
寥寥黃卷圣賢親。
府居此日嗟孤宦,
鄉飲當年謬上賓。
猶喜故人同舊幕,
每容詩句續陽春。
仕涂眾偽雜吾真,
誰信千鈞重一身。
赫赫朱門公相遠,
寥寥黃卷圣賢親。
府居此日嗟孤宦,
鄉飲當年謬上賓。
猶喜故人同舊幕,
每容詩句續陽春。
仕途之上虛偽混雜著我的真誠,誰能相信千鈞重擔全壓在我一人身上。顯赫的朱門與公相相距遙遠,稀疏的書卷卻與圣賢如此親近。今日官署中感嘆自己孤立無援,當年鄉飲時竟謬被推為上賓。還欣喜與故人同在舊日幕僚中,常能以詩句接續《陽春》般的雅韻。
仕涂:仕途,官場。
千鈞:極言沉重,古代三十斤為一鈞。
朱門:紅漆大門,代指權貴之家。
黃卷:書籍,因古人用黃蘗染紙防蠹,故稱。
孤宦:孤立無援的官員。
鄉飲:古代鄉學舉行的飲酒禮,有選賢尊老之意。
舊幕:舊日的官署或幕僚職位。
續陽春:接續高雅的詩作,《陽春》為古代高雅樂曲名。
此詩為與張文通的唱和之作,約作于作者任職期間。時詩人身處官場,深感虛偽傾軋之累,卻能從經典中尋得精神共鳴。與張文通同歷舊幕,故以詩相和,借唱酬傳遞慰藉。
全詩緊扣'書懷'主題,通過仕途境遇與精神依托的對比,以及故友唱和的溫情,展現詩人堅守真誠、重視情誼的品格,是一首兼具個人情感與人文意趣的酬贈詩。
恨千年雁飛汾水,秋風依舊蘭渚。網羅驚破雙棲夢,孤影亂翻波素,還碎羽。算古往今來,只有相思苦。朝朝暮暮。想塞北風沙,江南煙月,爭忍自來去。 埋恨處,依舊并州路。一丘寂寞雨,時間多少風流事,天也有心相妒。休說與,還卻怕,有情多被無情誤。一杯會舉,待細讀悲歌,滿傾清淚,為爾酹黃土。
采蓮湖上棹船回,風約湘裙翠。一曲琵琶數行淚,望君歸,芙蓉開盡無消息。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
一杯聊為送征鞍。落葉滿長安。 誰料一儒冠,直推上,淮陰將壇。 西風旌旄,斜陽草樹,雁影入高寒 且放酒腸寬,道蜀道,而今更難。?
投老安閑世味疏,深深水竹葺幽居。 床頭昨夜風吹落,多是經年未報書。
天賦巧。刻出都非草草。浪跡江湖今欲老。盡傳生活好。萬物無非我造。異質殊形皆妙。游刃不因心眼到。一時能事了。
夜月照西風,露冷梧桐落。揚子江頭朔雁飛,黃葛終難著。促織吊青燈,遠夢驚初覺。擬撫窗前綠綺琴,寂寞無弦索。
西北有高樓,梁棟云常起。 檐牙掛連蜷,欄影搖清泚。 爽氣雪山來,一瞬極千里。 但欲攄遠懷,無憂可銷弭。
尺水走庭除,花木皆周匝。 雙亭正相值,僅能容一榻。 公馀時獨來,隱幾聊噓嗒。 典謁或通名,東榮有賓合。
十紀權臣第,修城外臺宅。 喬木不知秋,名花數逾百。 遠如山林幽,近與塵埃隔。 惠政裕一方,民猶以為窄。
形制似方橋,島岸相連屬。 春和逗涼颸,晝影浮凈綠。 佳人羅襪輕,花時相步續。 澄瀾忽生暈,下有雙鳧浴。
結茅為圜屋,環堵不開牖。 齋居如雁堂,廣長才六肘。 深藏子猷竹,不植陶潛柳。 勿起滅定心,宴坐空諸有。
花淑對高軒,如用丹青彯。 錦水一匳紅,玉臺千面笑。 松篁兩翠幄,常護東西照。 子細看韶妍,方知化工妙。
東閣治臺政,西堂備燕飲。 介於二堂間,華構饒花品。 紅紫鎮長春,四時如活錦。 公暇一繩床,上有通中枕。
田園久蕪沒,何適為故鄉。 眷茲南陽阡,松柏日蒼蒼。 但根云邊茅,無地安藜床。 采蕨飲江水,此人那得忘。
結廬兄弟近長安,弊卻儒冠竟不彈。 自茹芝來輕漢召,肯將瓜去博唐官。 貧多樂事清無盡,手寫新詩墨未乾。 史筆須評隱君傳,姓名應作古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