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 其二
此日河生舊俗傳,相公同眾樂沙堧。
迎舟戲羽來低岸,罥席游絲落半天。
佳句獨高珠履上,貴名都忘玉樽前。
明年盛會知難再,行看還朝百辟先。
此日河生舊俗傳,相公同眾樂沙堧。
迎舟戲羽來低岸,罥席游絲落半天。
佳句獨高珠履上,貴名都忘玉樽前。
明年盛會知難再,行看還朝百辟先。
這一日御河春生的景象遵循舊俗相傳,相公與眾人在沙堤邊共享歡樂。迎接游船的飛鳥從低岸翩然飛來,纏繞宴席的游絲飄落在半空中。您的絕妙詩句在賓客中尤為突出,尊貴的聲名在酒杯前都被忘懷。知道明年這樣的盛會難以再得,即將看到您回到朝廷位列百官之首。
河生:指御河春季水漲,生機顯現。
沙堧(ruán):河岸的沙地。
戲羽:戲飛的鳥雀。
罥(juàn):纏繞、掛住。
游絲:空中飄動的蜘蛛絲或柳絮等。
珠履:飾有珠的鞋,借指賓客。
玉樽:玉制酒杯,代指美酒。
百辟(bì):百官。
此詩為作者應司徒侍中之邀,于辛亥年三月十八日同游御河時所作。詩中記錄了春日游河的雅集盛景,反映了當時官員間的交游之樂,亦暗含對司徒侍中即將還朝的期許。
詩以游御河為背景,描繪自然之景與宴飲之樂,展現游賞歡趣;結尾轉折感慨盛會難再,兼表對司徒侍中還朝的祝愿,情感層次豐富,語言典雅,是奉和詩中記錄雅集的典型之作。
冬日雖云寒,今歲地龜裂。朔氣何棱棱,井里行人絕。百草皆云凋,空懷參天碧。老農獨歡顏,謂此蒼昊恤。歉荒幾陽秋,君子所腸裂。來稔卜庾盈,蟲斯靖壤穴。從知天地心,雖大寒亦熱。室有斗斛儲,高臥衡門雪。
當時郎官奉使出咸京,仙人千里來相迎。畫船吹笛弄《綠水》,何意芳洲遺舊名。唐祠蕪沒知何代,惟有東流水長在。黎侯獨起梁棟之,彷佛云中昔軒蓋。南飛越鳥北飛鴻,今古悠悠去住同。富貴何如一杯酒,愁來無地酹西風。大別山高幾千尺,隔城正與祠相值。青猿夜抱月光啼,掛在東湖之石壁。黎侯本在斗南家,枕戈猶自憶煙霞。祇擬將身報天子,不負胸中書五車。昨者相逢玉闕下,別來幾日秋瀟灑。黃葉當頭亂打人,門前系著青驄馬。君今歸去釣晴湖,我亦明年辭帝都。若過湖邊定相見,為問仙人安穩無。
馬上琵琶恨轉濃,恩情猶自勝深宮。他家待買長門賦,不為無金與畫工。
自別京華意惘然,浮云過眼十三年。白頭太守成何事?又促乘驄瘴海邊。
樓頭擾擾摩肩踵,樓外風欄獨倚身。云夢澤連滄海水,微茫思接古人心。三山彭祖生還死,一舸杜陵病也貧?似立西空無限意,斜陽回眼看寰塵。
月入柴門夜色新,坐堅談壘足佳賓。誰云老子興不淺,政恐元規塵污人。細雨如煙下九垓,始聞巖谷隱奇才。一朝文彩驚人眼,知自南山霧里來。
白團扇。明月入君懷,清光滿流盼。霜雪散炎天,是儂歌始變。合歡自一時,秋風歡不見。
紅山隱隱起虹光,一片雪城天莽蒼。曬佛臺飛金翅鳥,上師殿坐紫髯郎。蓮花生佛大圓滿,明月印心無盡藏。法王宣說龍王舞,拜手空行妙吉祥。
明詔金門天上開,使人銅柱日南回。九江煙浪看廬阜,五嶺云山過越臺。嘉惠遠氓煩圣慮,宣風絕域仗奇材。吾家博望風流在,絕喜乘槎此日來。
誰幻秋芳五色奇,漫教姚魏識東籬。可憐一寸風霜骨,絕似徐娘老大時。丹巖拾翠巖產石,赤白色圓轉如珠。世傳仙靈遺跡春,游士女拾以為玩。山蹊雨過綠初肥,的的啼紅映落暉。斗草歸來喧笑語,春風滿袖濕珠璣。
平岡走馬神摩洞,荒驛聞雞鄧賧川。丹壑泄云朝翳日,玉泉陰火夜生煙。一年殘歷愁來檢,萬里新詩老去編。山水不殊人事異,中原歸計正茫然。
此地昔年過,憑高興若何。市聲歸院少,山色入樓多。白日下空際,片云生碧阿。今朝易為感,回首一長歌。
射虎弓開百獸驚,踉蹌就縛送中營。元戎持此征蠻去,巢穴行看指日平。
兩岸山林總解行,一層送了一層迎。天公收卻春風面,拈出酸寒水墨屏。
江花含笑欲爭春,江水籠煙柳色新。商女停舟唱桃葉,東風愁煞渡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