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挽辭四首 其一
去序三朝圣,行崩萬國天。
憂勤無曠古,治洽最長年。
仁育齊高厚,哀思罄幅員。
欲知千載美,道德冠遺編。
去序三朝圣,行崩萬國天。
憂勤無曠古,治洽最長年。
仁育齊高厚,哀思罄幅員。
欲知千載美,道德冠遺編。
仁宗皇帝離世,結束了前三朝的傳承,大行崩逝令天下如天崩地裂般哀痛。他憂慮勤勉自古未有,治理和諧在位最久。仁德養育與天地同高厚,天下哀思遍布疆域。要知千年后的美名,其道德風范在史書中居首。
去序:離開世序,指去世。
三朝:指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仁宗為宋朝第四位皇帝。
行崩:大行皇帝崩逝,皇帝去世的諱稱。
萬國天:天下萬國如同天崩地裂般哀痛。
憂勤:憂慮勤勉。
曠古:自古未有。
治洽:治理和諧。
仁育:仁德養育百姓。
高厚:指天地的高廣深厚。
罄幅員:遍布整個疆域。
遺編:指史書。
宋仁宗趙禎(1010-1063)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以‘仁政’著稱。此詩為仁宗崩逝后(1063年),朝臣所作挽辭之一,旨在追思其治世功績與仁德風范。
全詩緊扣‘挽辭’主題,從仁宗離世的哀痛起筆,繼而贊頌其‘憂勤’‘治洽’的治國功績、‘仁育齊高厚’的仁德廣被,再以‘哀思罄幅員’體現天下共悼,末句‘道德冠遺編’強調其青史留名的崇高地位,是對仁宗皇帝的全面頌挽。
閣燈筵際結花新,禁鼓樓中送點頻。對酒子堪稱壽客,揮毫吾且愧詩人。南山北海千年頌,碧柳紅桃二月春。聞道入山行采藥,欲隨仙步恐無因。
靡靡輕薄子,沓沓肩相摩。營營樊中蠅,撲撲火上蛾。趨利不顧生,是非搆讒邪。所得不既少,所喪良已多。凄風遍大野,不久當如何。
江東才彥夙超群,浙上巡宣更數君。諫院幾陳匡國疏,分司常揭劭農文。名高古亦來深忌,盜息誰堪策茂勛。卻幸邦人詩史在,一篇留與四方聞。
平陽好處是汾西,水秀山挼翠。誰道微官淡無味?錦幛泥。路人爭笑山翁醉。西山殘照關卿何事?險忙殺暮鴉啼。
歸程兼晝夜,天水共微茫。但指日出處,此中吾故鄉。皈依多獦獠,供養有夷王。遙想珠龕下,常焚異國香。
十載青山幾戰塵,還家何處訪情親。兒時巷陌今難認,卻問新移來住人。
獨向中峰立,洪荒直到今。如何身不動,為悟石頭心。
忍淚看天,愴孤寄、層冰千尺。哀時意、江關詞賦,蘭成蕭瑟。贊佛清涼傷窈窕,影梅金谷迷朱碧。悵雙成、何忽似明妃,思佳客。重閽鎖,森戈戟。西陵下,看松柏。更幾多沈恨,共誰呵壁。疑案鉤稽情具在,沈吟次第天難黑。倩何人、為散杜陵愁,吹長笛。
色染女真黃,露凝天水碧?;ㄩ_日月長,朝暮閱兩國。
江上新傳李郭舟,鶴汀鳧渚羨清游。誰知今雨來千里,似憶佳期渺十洲。梧竹越山棲綵鳳,風云天路引驊騮。相留擬下南州榻,醉里狂歌海月秋。
胡王知妾不勝悲,樂府皆傳漢國辭。朝來馬上箜篌引,稍似宮中閑夜時。
有客有客何累累,國破家亡無所歸。荒村獨樹一茅屋,終夜泣血知者誰?燕云茫茫幾萬里,羽翮鎩盡孤飛遲。嗚呼我生兮亂中遘,不自我先兮不自我后。
浮云暮南征,我馬向北嘶。荊棘暗長原,子規晝夜啼。
水落陰湖洲渚生,風折敗荷枯葦莖。白沙鑿鑿墨云重,熟視滿空翻玉英。湖邊兩雁誰教汝,穩臥自多高世情?;莩缫菹肭蓤D畫,定應愛汝夢漏清。
枕雞初夢鏡虺蟠,回首西山落照殘。別駕漫傳京兆美,浮生真過古稀難。都門送客三千乘,楚水歸航十八灘。獵獵丹旌江雨濕,幾人垂淚里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