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元賈公挽辭二首 其一
功名烜赫在三朝
經(jīng)術從容輔漢條
儒服早紆丞相紱
戎冠再插侍中貂
開倉六塔流人復
出甲甘陵叛黨銷
東第祇今空畫像
當時于此識風標
功名烜赫在三朝
經(jīng)術從容輔漢條
儒服早紆丞相紱
戎冠再插侍中貂
開倉六塔流人復
出甲甘陵叛黨銷
東第祇今空畫像
當時于此識風標
您的功名顯赫,歷經(jīng)三朝而不衰;以經(jīng)學從容輔助,制定國家法令條規(guī)。早年身著儒服便已佩戴丞相印綬,后來又頭戴插貂的冠飾擔任侍中。在六塔開倉賑濟,流民得以重返家園;于甘陵調兵平亂,叛黨勢力終被消除。如今東第府中只剩空畫像,當年在此方能識得您的風采。
烜赫(xuǎn hè):顯赫,盛大。
三朝:指賈公歷經(jīng)的三個朝代(宋真宗、仁宗、英宗)。
經(jīng)術:經(jīng)學,儒家經(jīng)典之學。
漢條:借指國家法令條規(guī)(漢代以律令嚴謹著稱,此處代指宋朝法規(guī))。
紆(yū):系,佩戴。紱(fú):印綬,官員身份的標志。
侍中貂:侍中官帽上的貂尾裝飾(漢代侍中冠插貂尾,后為歷代沿用)。
六塔:地名,指六塔河(今河南清豐一帶,宋代黃河治理工程所在地)。流人:流亡百姓。
出甲:調派軍隊。甘陵:地名(漢代置,此處指宋代甘陵地區(qū))。
東第:指賈公的宅第。風標:風度品格。
此詩為北宋時期悼念賈昌朝(謚文元)的挽辭。賈昌朝歷仕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官至宰相、侍中,政績卓著(如治理六塔河賑濟流民、平定甘陵叛亂)。詩約作于其去世后(賈昌朝卒于1065年),作者通過回顧其生平功績,表達追思與敬意。
全詩以挽辭形式,通過列舉賈公三朝顯赫功名、輔政功績、惠民平亂等事跡,贊揚其卓越的政治才能與崇高風標,語言莊重凝練,敘事與抒情結合,是宋代挽詩中彰顯賢臣風范的典型之作。
神物堅持多圣境,新詩開僻信賢能。 磨崖永作山中景,讀處留行亦好僧。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煙靄中。春來愁殺儂。 郎意濃,妾意濃。油壁車輕郎馬驄,相逢九里松。
阿房廢址漢荒丘。狐兔又群游。豪華盡成春夢,留下古今愁。 君莫上,古原頭。淚難收。夕陽西下,塞雁南飛,渭水東流。
龍蟠虎踞金陵郡,古來六代豪華盛。 縹鳳不來游,臺空江自流。 下臨全楚地,包舉中原勢。 可惜草連天,晴郊狐兔眠。
潮生浦口云,潮落津頭樹。潮本無心落又生,人自來還去。今古短長亭,送往迎來處。老盡東西南北人,亭下潮如故。
晚來一霎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篁。卻對菱花淡淡妝。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畫橋流水欲平闌。雨後青山。去年芳草今年恨,恨香車、不逐雕鞍。紅杏墻頭院落,綠楊樓外秋千。謝娘別後憶前歡。淚滴春衫。柔荑共折香紅處,勸東風、且與流連。早是相思瘦損,梅花謝了春寒。
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 好個霜天,閑卻傳杯手。君知否?亂鴉啼后,歸興濃于酒。
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將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鏡,人影渡傍鷗不驚。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茅茨煙暝客衣濕,破夢午雞啼一聲。
燕子將雛語夏深,綠槐庭院不多陰。 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shù)尺心。
雙鷺能忙翻白雪,平疇許遠漲青波。 鉤簾百頃風煙上,臥看青云載雨過。
當時踏月此長亭,鬢似河堤柳色青。 今日重來堤樹老,一簪華發(fā)戴寒星。
玉肌香襯冰絲縠。縠絲冰襯香肌玉。纖指拂眉尖。尖眉拂指纖。巧裁羅襪小。小襪羅裁巧。移步看塵飛。飛塵看步移。
黃金柳嫩搖絲軟。永日堂堂掩。卷簾飛燕未歸來。客去醉眠欹枕、殢殘杯。眉山淺拂青螺黛。整整垂雙帶。水沈香熨窄衫輕。瑩玉碧溪春溜、眼波橫。
獸噴香縷飛長晝。晝長飛縷香噴獸。迎日喜葵傾。傾葵喜日迎。卷簾雙舞燕。燕舞雙簾卷。清簟枕釵橫。橫釵枕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