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過居庸關 其二
西徂。壯士折其弓,痛哭望鼎湖。先帝務養民,束箒不忍除。歲時遺繒絮,天府藏丹書。桑柘入燕山,牛羊臥平蕪。我行謬使節,踏冰出中涂。路傍二三老,幅巾垂白須。喜見漢衣冠,叩首或欷歔。不能自拔掃,百年落鬼區。天數終有合,行上督亢圖。酹酒吊遺民,淚濕蒼山隅。
西徂。壯士折其弓,痛哭望鼎湖。先帝務養民,束箒不忍除。歲時遺繒絮,天府藏丹書。桑柘入燕山,牛羊臥平蕪。我行謬使節,踏冰出中涂。路傍二三老,幅巾垂白須。喜見漢衣冠,叩首或欷歔。不能自拔掃,百年落鬼區。天數終有合,行上督亢圖。酹酒吊遺民,淚濕蒼山隅。
向西而行。壯士折斷了手中的弓,痛哭著遙望先帝升仙的鼎湖。先帝致力于休養民生,連瑣碎小事都不忍心苛責。每年按時賜予百姓絲絮,朝廷珍藏著安民的丹書。桑柘之木延伸至燕山,牛羊安臥在平曠草野。我誤承使命出使,踏冰踏上旅途。路邊幾位老人,頭裹幅巾垂著白須。見到漢家衣冠欣喜,叩首時又抽泣不已。百年間無法自行擺脫,淪落于異族統治之地。天命終會聚合,當獻上督亢般的恢復藍圖。灑酒祭奠遺民,淚水打濕了蒼山角落。
西徂(cú):向西行。徂,往、去。
鼎湖:傳說黃帝鑄鼎于荊山,鼎成乘龍升天,后以“鼎湖”代指帝王去世。
束箒不忍除:比喻對民生小事亦存仁愛,不忍苛責。箒,同“帚”。
天府:指朝廷。丹書:帝王的詔書或盟書,此處指安民的政策文書。
桑柘(zhè):桑樹與柘樹,代指農桑生產。
平蕪:平坦的草地。
謬使節:自謙之詞,意為自己不才而擔任使者。
幅巾:用絹帛束發的平民裝束。
鬼區:指異族統治的區域。
督亢圖:戰國時燕地督亢(今河北涿州一帶)的地圖,荊軻曾獻此圖以刺秦,此處借指恢復故土的規劃。
酹(lèi)酒:灑酒于地以祭奠。
此詩或作于元初,作者奉命出使過居庸關時。居庸關為南北要沖,當時北方歷經戰亂,漢人多受異族統治。詩中“先帝”或指元世祖忽必烈,其在位時推行養民政策;“遺民”則指長期滯留北方的漢族百姓。作者目睹遺民現狀,結合歷史與現實,寫下此詩以寄感慨。
全詩以“過居庸關”為線索,由追思先帝仁政到描繪遺民慘狀,再到寄望恢復,脈絡清晰。既展現對民生的關切,又隱含家國統一的愿景,是元初詩歌中反映社會現實與民族情感的代表作。
千金溪上歸云閣,雙檜峰前聽雨齋。
兩地相思春冷淡,尺書難盡客情懷。
風兼水氣寒吹帽,雨積簷聲夜滴階。
想得梅邊舊行徑,履痕聞被落花埋。
君住江西我浙東,偶然相識在吳中。
知名彼此非今日,愛客情懷有古風。
歷數山川游已徧,苦吟風月趣還同。
不須惜我匆匆別,約在天街看菊叢。
芒玉平云璽印紅,洛龜圖畫五三隆。
壁奎星聚來時彥,河漢天垂仰化工。
文治正應淳化似,恩華重與紹興同。
何須飛白人人賜,始悟君王欲教忠。
多時不向柳邊來,每個幽亭坐一回。
春哢未容鶑燕閙,芳心猶待杏桃開。
飄搖水面漁舟穩,宛轉風前玉笛哀。
太乙清都五云表,冷香空鎖御園梅。
宦途捷徑在三邊,且住吟船贈馬鞭。
壯士苦無橫草志,將軍還用撒花錢。
韃兵猶未回燕鴨,蜀耗何應問杜鵑。
今日送君無別話,看隨郤縠洗狼煙。
淳熙人物到嘉熙,聽說山齋亦白髭。
文字盡傳融水后,精神如戰辟雍時。
靈椿終不爭朝菌,蓍草惟堪養壽龜。
細嚼梅花看總義,只應姬老是相知。
南屏翁,斯文千古何終窮,清輝靈氣斗牛充。
我從公家二老話此事,寒更支坐燭跋紅。
哀哉人琴俱亡天地覆,有刀有玉誰錯礲。
翁今巋然魯靈殿,砥柱一葉萬仞中。
朅來訪我維摩室,我起于坐欣迎公。
驚呼絕嘆吾道厄,客卿穎士委蒿蓬。
灶煤葦管不足用,宣城黟水無良工。
奈何盲卒乘鈍馬,欲寫杰作稱詞雄。
贈公撒雷揮電施敏手,余事渲染文字如飛蟲。
我生哀傷所欠死,十年破硯煙雨蒙。
一朝洗眼獲玉句,金膏水碧浸方瞳。
翰墨場中身老大,期公盛氣晚霞同。
崢嶸素論猶激烈,始信迂儒曲學如發蒙。
瓊海收兵玉帳閑,又移齋艦溯涪灣。
三邊形勢全憑蜀,四路封疆半是山。
魏將舊聞侵劍閣,漢兵今欲卷函關。
細傾瑞露論西事,想在元戎指畫間。
不聽猿啼天竺樹,幾番春換馬塍花。
草堂白雪翻新句,蕙帳青氈屬故家。
野火暫留明月住,好山多被亂云遮。
流行坎止人間事,握手相看兩鬢花。
處處溪山得趣真,不曾富貴不曾貧。
夢中覓句渾如醒,秋后看花亦似春。
未許黃金酬苦節,祇應白鳥伴閑身。
門前一徑蒼苔色,終歲喜無車馬塵。
脫了紫霞衣,琴書欲傍誰。
焚香懶持咒,銜袖旋吟詩。
無本窮應悔,知章夢已遲。
梅寒不堪折,斗酒謾澆之。
婁敬金繒滿去辀,便看雷雨潤遐陬。
諸賢自抗排云議,宰相方深偃月謀。
湘國乍聞悲??鳥,秣陵還聽唱符鳩。
九原晏老君知否,搔首青編恨未休。
皇厭紛拏五季余,萬兵朝遣暮還都。
虎頭預卜清明旦,鼇足重開混一區。
天下歸仁吾有道,日中為市爾無虞。
孤臣白首懷佳節,奠桂焚蘭淚與俱。
天地蕭蕭萬木干,獨搖金錫下長安。
從來作客今如此,始欲留君亦自難。
帆帶北風潮信急,雪迷南國雁聲寒。
分明一片相思意,湖上青山誰共看。
衰老歸山寮,山寮無雜事。
柴床石枕頭,長伸兩腳睡。
寒拾約不來,豐干騎虎至。
虎性本不馴,蒼苔都踏碎。
春風補得完,八八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