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行澠池道中
二年別咸秦,八月過崤澠。
碎石隠地起,險涂抱山轉。
我馬無完蹄,我仆有重趼。
林紅烈炬暴,澗白亂流淺。
夙駕露濕衣,夕休獨臨饌。
轍跡環九州,孔子未能免。
咨予獨何人,安坐顏輒靦。
區區適其宜,誓將策疲軟。
二年別咸秦,八月過崤澠。
碎石隠地起,險涂抱山轉。
我馬無完蹄,我仆有重趼。
林紅烈炬暴,澗白亂流淺。
夙駕露濕衣,夕休獨臨饌。
轍跡環九州,孔子未能免。
咨予獨何人,安坐顏輒靦。
區區適其宜,誓將策疲軟。
離開咸秦之地已有兩年,八月里經過崤山澠池。碎石從地面翻涌而起,險途繞著山巒盤旋延伸。我的馬兒蹄鐵已磨損,我的仆人腳底生厚繭。山林紅葉如暴燃的火炬,山澗白水因淺流而泛亂。清晨駕車露水打濕衣裳,傍晚休息獨自面對餐飯。車轍痕跡遍布九州大地,孔子周游也未能避免。我又算得了什么人呢,安坐不動總覺顏面羞慚。不過是勉強適應這境遇,立誓要鞭策我這疲軟之身。
咸秦:咸陽與秦地,代指長安一帶。
崤澠(xiáo miǎn):崤山與澠池,均為河南西部地名,自古為險要之地。
重趼(jiǎn):腳底因長期摩擦而生的厚繭。
夙駕(sù jià):清晨駕車出發。
靦(miǎn):因羞愧而臉紅的樣子。
區區:此處指自身渺小、微不足道。
策疲軟:鞭策自己這疲憊乏力的身軀。
此詩應為詩人游歷途中所作。結合‘二年別咸秦,八月過崤澠’推測,詩人離開長安已有兩年,于八月途經崤山澠池的險道,目睹旅途艱辛,觸景生情而作,反映了古代文人因仕途、游歷等原因長途奔波的常見境遇。
全詩緊扣‘早行’主題,以紀實筆法描繪崤澠道中的艱險與困頓,通過馬、仆、林、澗等細節渲染苦況,又以孔子周游的典故自況,最終落腳于‘誓將策疲軟’的自勵,既體現對現實的清醒認知,也展現積極進取的精神,是一首反映古代行旅生活的質樸之作。
身隨婚嫁畢,五岳向黃泉。有命安朝槿,無心托杜鵑。人亡嵇氏散,鬼唱鮑家篇。寒食他時哭,琴彈宿草邊。
星聚由來美潁川,太丘德邵更稱賢。一經射策科名起,兩地分符宦績傳。棘寺恩新宜活獄,碩人詩就輒思玄。辭榮但喜開三徑,謝俗惟聞手一編。歌詠正逢全盛日,優游已逮古稀年。里中表正憑誰長,物外逍遙善自全。湖海氣豪元未息,松筠節植久逾堅。曲江躍馬曾方駕,末路冥鴻早獨翩。海內弟兄跡每隔,天涯去住意相牽。壽筵春酒逢今日,共進南山第幾篇。
靜將軀干驗陰晴,風雪中閒玉汝成。襆被直趨郎省直,更無剌剌耳邊聲。
子規聲老又殘春。猶作未歸人。天意不能憐客,何事苦教貧。歸去也,莫逡巡。好從今。秧田車水,麥隴腰鐮,總是關心。
眾綠爭齊敷夏蔭,老紅猶自駐春妝。閒紅浪綠俱休問,爭似巖松一色蒼。
幽恨清愁幾萬端,故將巧笑破霜寒。落英收拾供騷客,秋菊從來不足餐。
十頃隋家舊鑿池,池平樹盡但回堤。清塵滿道君知否,半是當年濁水泥。池邊不見帛闌船,麥隴連云樹繞天。百歲興衰已如此,爭教東海不為田。
鳳凰岡下結幽居,能讀先人萬卷書。手種碧梧深雨露,誰題凡鳥到門閭。楚狂空有歌相和,阿閣曾傳事巳虛。見說上林工奏賦,白頭未必老相如。
桃已熟,雨才過。愛比桃兒,不如花兒紅更多。憶花人苦摘桃哪,擪枝呼姐伴,笑呵呵。
昔年雄略鎮淮陽,號令俄飛六月霜。垂老自耽陶徑樂,投閑何惜楚弓亡。函關挹翠歸程便,天府銘丹世績長。高枕夢酣無一事,簪纓早付黑頭郎。
使星遙指晉陽城,曉度郊原鐵騎迎。狐塞天低橫殺氣,雁山秋早動邊聲。書生倚劍心徒切,諸將揮戈意未平。若過北堂稱慶罷,還將籌策獻承明。
大茅峰下重來路,四眺云霞感昨吟。浩劫樓臺還上界,高真巖洞自中林。三生誓記丹心在,五岳尋仙白發侵。幸謝舊盟猿鶴侶,移文莫借北山岑。
蕭灑園林屋數間,小橋流水玉彎環。百年生計經營就,應助而兄早養閑。
旁求邃古,逖聽鴻名。大寶曰位,得一為貞。朱禘葉祉,綠字摛英。升配同貫,進讓殊聲。大橫將屬,會昌已命。國步中徂,宸居膺慶。璽劍先傳,龜玉增映。宗堯有緒,復禹無競。禮行郊社,人神受職。寶郊山川,鱗羽變色。玄塞北靡,丹徼南極。浮毳駕風,非泳非陟。能官民秀,利建天跗。枵鶉列野,營絳分區。論思帝則,獻納宸樞。麟趾方定,鵜翼誰濡。西京藹藹,東都濟濟。秋祓濯流,春禊浮醴。初吉云獻,上除方啟。昔駕陽穎,今帳云陛。嘉樂舊矣,芳宴在斯。載留神矚,有睟天儀。龍精已映,威仰未移。葉依黃鳥,花落春池。高殿弘敞,禁林稠密。青磴崛起,丹樓間出。翠葆隨風,金戈動日。惆悵清管,徘徊輕佾。灞浐入筵,河淇流阼。海若來往,觴肴沿溯。歡飫有終,清光欲暮。輕貂回首,華組徐步。登賢博望,獻賦清漳。漢貳稱敏,魏兩垂芳。監撫有則,匕鬯無方。瞻言守器,永愧元良。
相對復何語,燈搖此夕情。無心居野寺,有夢到江城。恩在身名重,緣拋道誼輕。誰當信疇昔,期爾盡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