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樂章二首 歆安之曲
穆穆在堂,肅肅在庭。
于顯辟公,來相思成。
神既歆止,有聞惟馨。
錫我休嘉,燕及群生。
穆穆在堂,肅肅在庭。
于顯辟公,來相思成。
神既歆止,有聞惟馨。
錫我休嘉,燕及群生。
在莊嚴的殿堂里肅穆安靜,在寬廣的庭院中莊重嚴整。那些顯赫的諸侯公卿,前來助祭表情虔誠。神靈已經享用祭品,祭品的香氣四處傳馨。神靈賜予我們美好,讓幸福惠及天下眾生。
穆穆:端莊恭敬的樣子。
肅肅:嚴肅恭敬的樣子。
于:語助詞。顯:顯赫。辟公:諸侯公卿。
相:助。成:完成祭祀之事。
歆:享用祭品。止:語氣助詞。
馨:香氣。
錫:賜。休嘉:美好。
燕:安,使……安寧。群生:眾生。
此詩為明堂祭祀樂章。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舉行大典的地方,祭祀活動是古代重要的禮儀。這首詩創作于古代帝王舉行明堂祭祀之時,反映了當時的祭祀文化和人們對神靈的尊崇,希望通過祭祀獲得神靈庇佑,使國家繁榮、百姓安寧。
這首詩主旨是祭祀神靈,祈求福祉。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意境宏大,具有濃厚的宗教祭祀色彩。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古代祭祀文化和樂歌的重要資料。
古陵在蒿下,啼烏在蒿上。 陵中人不聞,行客自惆悵。
送文迎武遞參差,一始一終光圣儀。 四海生人歌有慶,千齡孝享肅無虧。
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 花弄影,月流輝,水晶宮殿五云飛。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
寂寂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記年華。 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 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 一樽徑籍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
盡日東風吹綠樹。向晚輕寒,數點催花雨。年少凄涼天付與,更堪春思縈離緒。 臨水高樓攜酒處。曾倚哀弦,歌斷黃金縷。樓下水流何處去,憑欄目送蒼煙暮。
香冷金爐,夢回鴛帳馀香嫩。更無人問。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頓覺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盡。薄暮東風緊。
慘結秋陰,西風送、霏霏雨濕。凄望眼、征鴻幾字,暮投沙磧。試問鄉關何處是,水云浩蕩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無中,遙山色。 天涯路,江上客。腸欲斷,頭應白。空搔首興嘆,暮年離拆。須信道消憂除是酒,奈酒行有盡情無極。便挽取、長江入尊罍,澆胸臆。
十年塵土暗衣巾,亂走江鄉一病身。 西第將軍成底事,北朝開府是何人。
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濃。湖山圖畫中。采芙容。賞芙蓉。小小紅船西復東。相思無路通。
秋色西陵滿綠蕪,繁弦急管強歡娛。 長舒羅袖不成舞,卻向風前承淚珠。
君子何嘗去小人,小人如草去還生。 但令鼓舞心歸化,不必區區務力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弱冠弄筆硯,恥為章句儒。 夜半劍氣發,精光射天衢。 欲分天子憂,張燈閱地圖。 七閩山水秀,我亦思故廬。 世事苦齟齬,吾道甯躊躕。 一官如涕唾,焉能輕重吾。
候應黃鐘動,吹出白葭灰。五云重壓頭,潛蟄地中雷。莫道希聲妙寂,嶰竹雄鳴合鳳,九寸律初裁。欲識天心處,請問學顏回。 冷中溫,窮時達,信然哉。彩云山外如畫,送上筆尖來。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