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書來
君書問風俗,此地接炎州。
淫祀多青鬼,居人少白頭。
旅情偏在夜,鄉思豈唯秋。
每羨朝宗水,門前盡日流。
君書問風俗,此地接炎州。
淫祀多青鬼,居人少白頭。
旅情偏在夜,鄉思豈唯秋。
每羨朝宗水,門前盡日流。
你來信詢問當地風俗,這里與炎熱的南方相連。民間濫設的祭祀多有青鬼傳說,居民中很少有長壽老人。羈旅之情在夜里更加濃烈,思鄉之愁豈止在秋天。我常常羨慕那奔向大海的江水,在門前整日流淌。
炎州:泛指南方炎熱地區。
淫祀:不合禮制的祭祀。
朝宗水:指流向大海的江河,古代以百川歸海比喻諸侯朝見天子。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身處南方偏遠之地,友人來信詢問當地風俗,詩人便寫下此詩作答,在描述當地風土人情中流露出自己的羈旅愁緒。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思鄉之情。通過描寫南方獨特風俗,展現地域特色,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情感的真實表達。
婉婉馬上女,兩頰瑩寒玉。弓彎敲鐙踏,側立紛相逐。借問誰家兒,近出常山族。兒家昔鼎貴,煌煌什朱轂。父親守常山,忽值胡馬蹙。起義功不成,巢傾卵亦覆。妾身轉流落,歲久無錢贖。欲去無緣由,安得南飛鵠。
進扇懸囊節候新,馀寒重袷且相親。一庭花作晚春事,萬里天淹衰相身。波影搖人宜小立,梧陰留掖感逡巡。玉盤風露明如許,微逗芳悰一愴神。
有時散策過西鄰,共向東風憶故人。芙蓉亭下池水滿,敬簡堂前楊柳春。
一切有為法,般般盡是塵。窮通諸物理,放下此心身。隨處安禪定,趨時樂至真。每將周易髓,警拔世間人。
瑞煙祠宇隱垂楊,士女穿花語笑香。三十九賢生翠碣,虛舟亭上借傳觴。
貪瞋不肯舍,徒勞讀釋經。看方不服藥,病從何處輕。
十年功名心,客枕寄歸夢。眾中不卓立,老大復何用。收身入禪寂,蔬茹飽僧供。蛙鳴誰官私,聊欲當弦誦。
野水晴山雪后時,獨行村落更相思。無因一向溪頭醉,處處寒梅映酒旗。
寒芳開晚獨堪嘉,開日仍逢小雨斜。秋盡亭臺凋木葉,月圓時節伴蓂花。幽香不入登高會,清賞終存好事家。黃蕊綠莖如舊歲,人心徒有后時嗟。
蒙泉歲晚,偶扁舟、同泛一池寒淥。四者難并誰信道,草草幽歡能足。美景良辰,賞心樂事,更有人如玉。今宵此會,陋邦驚破衰俗。豪俊傅粉諸孫,幾年分袂,一笑還相逐。痛飲厭厭清夜永,那管更深催促。宋玉詞章,陶潛風概,況繼前賢躅。故人未至,坐中仍對梅福。
天公應自嫌寥落,隨意著幽花。月中霜里,數枝臨水,水底橫斜。蕭然四顧,疏林遠渚,寂寞天涯。一聲鶴唳,殷勤喚起,大地清華。
自古荊州通陸海,祇今學士過青錢。笑譚坐了安邊策,取次成詩盡可編。
舊恨驚心耿不眠,沉沉影事渺如煙。羊求歧路途何問,葛采旄丘歲幾遷。同夢未甘成己背,銷魂難再是丁年。分明后劇非前劇,苦語何由訴九泉。
鏤玉雕瓊簇鬧竿,珠花翠葉縷金籃。東家年少貪游冶,正值明朝三月三。
得造無為妙,終朝不出門。機緣全絕斷,天理自然存。日用天行健,平常地勢坤。警提門弟子,復命與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