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吳御史臨淮感事
柵鎖城扉曉一開,柂牙車軸轉成雷。
黃塵欲礙龜山出,白浪空分汴水來。
澄觀有材邀昧陋,霽云無力報奸回。
騷人此日追前事,悲氣隨風動管灰。
柵鎖城扉曉一開,柂牙車軸轉成雷。
黃塵欲礙龜山出,白浪空分汴水來。
澄觀有材邀昧陋,霽云無力報奸回。
騷人此日追前事,悲氣隨風動管灰。
清晨,城門鎖打開,船槳和車輪轉動聲如雷響。黃色塵土仿佛要阻礙龜山露出,白色浪濤白白地將汴水分開。澄觀有才能卻邀請我這淺陋之人,南霽云無力回報奸邪之人。詩人今日追思往事,悲憤之氣隨風吹動了葭灰。
柂牙:船槳。
龜山:山名。
澄觀:人名。
昧陋:淺陋之人,作者自謙。
霽云:指南霽云,唐代名將。
奸回:奸邪之人。
管灰:古代以葭莩之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內,以占氣候。某一節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飛出,示該節候已到。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奸邪當道的情況,詩人與吳御史一同臨淮,看到眼前景象,聯想到歷史上的英雄事跡和奸邪之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臨淮所見之景和歷史典故,抒發對奸邪的批判和對歷史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景交融,借古諷今。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社會現象的思考。
玉河風雪泊星槎,閉卻羈窗語寂嘩。
僻處外藩無面雅,喜聞內翰有聲華。
青揩兩眼耽看稿,香沁雙牙勝啜茶。
靖節淵源傳絕響,古來詩道數君家。
翹翹孤鳳凰,安巢本阿閣。
偶來依澤國,歸興遂淹泊。
江山迫歲華,草木正搖落。
霜空肅萬里,纖翳無處著。
翻然整羽儀,一舉在寥廓。
靈鵲雙雙羽翼成,
高枝飛近日邊鳴。
傾心側耳唯聽汝,
奪盡人間烏鳥情。
尚書雅意招寒畯,
許謁龍門禮盡刪。
為誦桃花詩句好,
不教淪落在人間。
莫問衰殘質,流光速可悲。
寸心修未了,長命欲何為。
坐臥身多倦,經行骨漸疲。
分明說此苦,珍重竺乾師。
歸來林下自仙流,結構茅亭事事幽。
二頃稻田春遍種,一區蔬圃熟堪收。
甕頭酒美臨池酌,花下詩成與客酬。
此外紅塵都不到,何妨山水恣夷猶。
野荼蘼發雪堆墻,草牡丹開月照梁。世眼都隨人毀譽,不知底處是真香。
露漬風揉嬌婀娜,煙籠日炙綠鬅鬙。風流名字時方污,亦為儀容太不矜。
昨宵渾不遣花知,畚鍤和根帶露移。睡里驪珠醉中屐,想花失在未醒時。
年光又見一百五,春意才馀十二三。節物催人渾不覺,謾隨白墮看紅酣。
十年草閣著書成,何但君家第五名。
東海談詩推魯賜,平原文學待匡衡。
蘭芝但足齋中供,笙鶴焉知世上情。
欲酌酥醪尋葛冷,也應無意望金莖。
縣廳決事返便睡,魚菜何以娛嘉賓。淋浪密雨響窗格,寒禽叫水湖亭漘。
沖泥巷南越巷北,談碑校藝今無倫。枇杷初黃芍藥老,香車大道馳轔輑。
名姬論錢值千萬,貧嫁廝養尋常人。東風卷地不動塵,華鐙顧曲櫻桃唇。
馬蹄不到人跡少,君家獨樹柴門春。諸郎讀書墨滿案,瘦句喜作無病呻。
手搜女真蒙古事,字仿劉懿兼刁遵。繄予忍饑困州邑,烏帽雪鬢常參晨。
行將投劾去晞發,衣囊漁具荒江濱。外集論詩記甲子,內景受道持庚申。
漫承桂段曲為比,一脈家法真龂龂。洨{氵巾玄}令長定何職,中天萬古雙嶙峋。
菩薩叢中惠眼,碩人詩里娥眉。天上人間真福相,畫就描成好靨兒。行時嬌更遲。
勸酒偏他最劣,笑時猶有些癡。更著十年君看取,兩國夫人更是誰。殷勤秋水詞。
鳥在蒼岑魚在淵,水深林密保生全。秋風莫怨茅茨破,白首眠看榻頂天。
陰厓水必到滄溟,石罅涓涓勢已成。萬古乾坤流不盡,望湖亭下更分明。
示我陰陽闔辟機,舂陵墨雨灑門扉。直從罔象前頭見,人與乾坤一處歸。
南山有佳木,秀色何葳蕤。
封植不記年,落落今百圍。
盤根雖自固,烈風無時吹。
匠手營大廈,眾材得施為。
偉哉梁棟姿,取用不可遲。
巖岫崚增洞壑奇,
懸藤古木半迷離。
冷泉亭子清溪上,
誰識源頭混混時。
瀟湘昨夜雨初晴,鴝鵒飛來似有情。莫道孤棲不能語,當年曾學甕中聲。
琪樹含云濕未收,曉來靈鵲立枝頭。彊彊不遂群飛去,淂喜應先報羽流。
占取煙波風露清。
一竿斜裊小舟橫。
收網坐,
帶蓑行。
綠水春山欸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