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酬宋中散二首 其二
超然京洛諒難雙,處在家庭譽在邦。
道義門中窺戶牖,風騷壇上見麾幢。
素書款款誰憐杜,彩筆遒遒獨勝江。
信美賢公有才子,篤誠真復類尨降。
超然京洛諒難雙,處在家庭譽在邦。
道義門中窺戶牖,風騷壇上見麾幢。
素書款款誰憐杜,彩筆遒遒獨勝江。
信美賢公有才子,篤誠真復類尨降。
在京城洛陽,您超凡脫俗的才德大概難有匹敵,在家中為人稱道,聲譽傳遍州郡。您在道義方面有深入見解,在詩壇上有卓越地位。像杜預一樣有書信卻少人憐惜,而您文采飛揚遠超江淹。賢公您有優秀的兒子,他的篤誠真像尨降一樣。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酬:酬答。宋中散:人名。
超然:超凡脫俗。京洛:京城洛陽。諒:大概。
譽在邦:聲譽在州郡中傳播。
道義門:指講求道義的領域。窺戶牖:有深入的了解。
風騷壇:詩壇。麾幢:旗幟,這里指在詩壇有領導地位。
素書:書信,這里可能指杜預所著《春秋左氏經傳集解》等。憐杜:憐惜杜預。
彩筆:比喻有才華的文筆。遒遒:剛勁有力。勝江:超過江淹,江淹有“江郎才盡”典故,這里指對方文采好。
賢公:對宋中散的尊稱。
尨降:傳說中高辛氏的犬,這里用來比喻對方兒子的篤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次韻酬”可知,是詩人按照宋中散原詩的韻腳和次序進行酬答之作。當時可能是宋中散先寫詩給詩人,詩人有感于宋中散及其兒子的才德,于是創作此詩回應。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宋中散及其兒子的才德。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以詩酬答、相互贊譽的文化交流現象。
蜃影魑聲隱隱齊,雕鞍疑出玉門西。方驚無際光明界,一剎翻看盡濁泥。
瀛河東下水分岐,記得沿流認主時。今日上堂還繞案,主人心事也應知。
攫一杯糠欲下咽,疾風如走雨如拳。饑腸未補身先毀,不暇憐人不自憐。
當日梨園壽太真,荔枝香曲賜名新。麻姑萼綠雙回袖,舞徹遙知不動塵。
獨憐不見竹坡翁,慕竹樓高月已空。欲點山茅照西所,一瓢無計引春風。
君去何時歸,山中春草夕。莫將白云廬,不及紅塵陌。
駕禿筆以為艇兮托詩稿以為帆,呼白霧以為水兮令白云而為航參。拈殘梧之葉兮以為吾帽,揮長裾以歌狂兮遂有狂言:我本楚之客兮其力可以拔山,登高墳以遠眺兮覺天地之弘寬。視昆侖兮泥丸,走黃河兮蚓盤,止日月兮手邊。彼鯤鵬如蜂鳥兮唯吾懷為浩然。一落洞庭之濱兮洞庭之水弱不能浮我船,再落云溪之壑兮云溪之丘小不能容我回旋。破壁兮欲飛,滿空凈蕩兮無濕云送我上穹天。偶有閒情兮訪君檐,備萬丈之長簟兮待我醉后之高眠。
晚風不許鑒清漪,卻許重簾到地垂。平野無山遮落日,西窗紅到月來時。
明月不可得,孤燈還近人。只緣懷久別,轉覺坐相親。露下松壇夜,云歸石洞春。所欣心跡靜,笑語見情真。
晴時十二三,雨時十七八。山鳥何預人,連聲泥滑滑。
請禱群祠會弁紳,再呈嘉瑞感神明。漢庭已奏三朝禮,梁苑俄驚二月春。萬壑玉龍翔蟄霧,一簾粉蝶撲香塵。凝眸原野無高下,平地何須問土均。
易子春秋諱,分翁楚漢欺。猶言家不計,或在勢難支。今日雖荒饉,皇恩積歲時。傷心溝壑際,竟作獸人為。
稅余駕兮鹽溝,見崔嵬兮高丘。招遺老兮問訊,曰夫子兮宅茲幽。方金臺兮筑宮,賢彬彬兮來同。何夫子兮好修,亦驅馳兮向風。振長策兮高舉,下齊城兮建瓴水。時不可兮淹留,忽中道兮易軌。謇遑遑兮宵征,顧交絕兮不出惡聲。俾反戈兮相噬,心不忍兮辭誠。孤子吟兮抆淚,放子逐兮離憂。自古兮如斯,嗟夫子兮抑又何尤。春草兮煙浮,野蒼蒼兮云稠。吊夫子兮雖功美之不就,亦墓在良鄉垂譽兮千秋。
稻花香里過琳宮,一舸斜陽漢水東。下馬已辭山巀嶪,開軒仍見竹蔥蘢。畫檐不礙迎霜葉,玉宇頻來處暑風。童御無知友朋遠,滿襟幽思與誰同。
名花開日百花殘,春到清明意已闌。馀賞自非天力與,芳心爭得巧工攢。開元勝會連資福,錦石幽叢轉靜觀。翹首荊溪三百里,幾時相對捲簾看。